[發明專利]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31312.4 | 申請日: | 2013-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1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萍;李茜;李海囡;石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萍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P1/12;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楊晞 |
| 地址: | 250001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效 治療 小兒 腹瀉 中藥 組合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小兒腹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主要特點為大便次數增多和性狀改變,可伴有發熱、嘔吐、腹痛等癥狀及不同程度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病原可由病毒(主要為人類輪狀病毒及其他腸道病毒)、細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產毒性大腸桿菌、出血性大腸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以及鼠傷寒沙門氏菌、空腸彎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蟲、真菌等引起。腸道外感染、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過敏、喂養不當及氣候因素也可致病。是2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病。
治療原則:繼續進食,合理調配,維持營養;迅速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控制腸道內外感染;對癥治療加強護理、防治并發癥;避免濫用抗生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益氣健脾、和中止瀉、利水滲濕對小兒腹瀉治療見效快,無副作用的一種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組合物。
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每300-400份麻油中含:冰片1-5份、吳茱萸1-5份、建曲1-5份、紫蘇葉1-5份、砂仁1-5份、胡椒1-5份、打破碗花花5-10份、糯米1-5份、香樟根5-10份、薔薇根5-10份、龍牙草5-10份、茴香5-10份、牽牛子10-15份、山楂10-15份、大黃10-15份、雷丸10-15份、丁榔皮10-15份、楝葉15-20份、炙黃芪15-20份、百部15-20份、肉豆蔻15-20份、陳皮15-20份;
制備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將上述中藥烘干粉碎成300-400目的細粉備用;
2)、按配方比例將麻油中加入粉碎后的細粉攪拌均勻,于0-10℃溫度下用超聲波勻化10-30分鐘,分裝即為成品。
用法:外搽或紗布包裹好藥物用膠布粘在肚臍上即可,每日1-2次。適應癥:小兒腹瀉。
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每320-380份麻油中含:冰片2-4份、吳茱萸2-4份、建曲2-4份、紫蘇葉2-4份、砂仁2-4份、胡椒2-4份、打破碗花花6-9份、糯米2-4份、香樟根6-9份、薔薇根6-9份、龍牙草6-9份、茴香6-9份、牽牛子11-14份、山楂11-14份、大黃11-14份、雷丸11-14份、丁榔皮11-14份、楝葉16-19份、炙黃芪16-19份、百部16-19份、肉豆蔻16-19份、陳皮16-19份。
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每350份麻油中含:冰片3份、吳茱萸3份、建曲3份、紫蘇葉3份、砂仁3份、胡椒3份、打破碗花花8份、糯米3份、香樟根8份、薔薇根8份、龍牙草8份、茴香8份、牽牛子13份、山楂13份、大黃13份、雷丸13份、丁榔皮13份、楝葉18份、炙黃芪18份、百部18份、肉豆蔻18份、陳皮18份。
本發明涉及中藥的藥理及藥性:
麻油:
中醫學認為:本品性味甘、涼,具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據《本草綱目》上記載:“有潤燥、解毒、止痛、消腫之功。”《別錄》說:“利大腸,胞衣不落。生者摩疙腫,生禿發。”
【功能主治】內服可潤腸、潤肺;外用作為軟膏及硬膏基質;外敷用,如燙傷、燒傷、瘡等,用麻油和(拌)藥(粉狀),敷在患處,不干不裂,好的快。臨床還用麻油來煎熬膏藥,有生肌肉、止疼痛、消癰腫、補皮裂的作用。?胡麻里含有芝麻素,在用胡麻油炒制或烤制菜肴或食品時,芝麻素即可分解出芝麻酸和一些芳香的化合物,這些香味物質可在常溫下揮發,其香味濃郁、清雅、誘人食欲,是其他同類植物油都難以比擬的。但溫度過高的環境會造成香味的揮發,因此,應將胡麻油置于低溫保存。
冰片:
【性味歸經】味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烴。
【功用】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吳茱萸: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苦,
【功能主治】溫中止痛,理氣燥溫,適用于脘腹脹痛,嘔吐腹瀉,呃逆吞酸,頭痛,疝痛,月經痛。
建曲:
【性味】苦,溫;①藥性考:微苦香甘;②綱目拾遺:甘淡,清香。
【功用】芳香化濕,疏風解表,消食開胃。用于傷風感冒,夏令中暑,秋季著涼,怕冷發熱,頭痛身痛,嘔吐腹瀉,消化不良,胸悶腹脹。
紫蘇葉:
【性味】辛,微溫,無毒
【歸經】脾經、肺經二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萍,未經張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13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屬弧形板的成型工藝
- 下一篇:一種治療皮膚過敏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