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30984.3 | 申請日: | 2013-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6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丁思華;丁錦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思華;丁錦良 |
| 主分類號: | E02D3/08 | 分類號: | E02D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7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地 復合 地基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巖土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沿江河、湖海地區(qū)修筑工業(yè)或民用建筑以及市政工程等軟土地層上置換處理的施工方法,具體涉及在軟土地層上用散體樁作為增強體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適用于大面積和埋藏較深的軟弱土體的置換處理。
背景技術
在淤泥或淤泥質(zhì)軟土地基上建筑成片固定設施或港口、道路等,必須進行大面積地基加固處理,以防止發(fā)生地基沉降、塌陷等事故。目前,在巖土工程領域中,對于軟弱地基置換處理的施工工藝,常用的方法有真空擊實擠密法、堆載預壓、深層攪拌、強夯法、振沖碎石樁等,然而這些方法普遍存在承載力低、沉降量大、施工周期長、環(huán)境影響大,以及施工質(zhì)量控制難、施工費用大、處理效果不理想、置換深度不足等相關不利因素。例如:真空擊實擠密法和堆載預壓法,都屬于被動處理方法,施工周期很長,特別是針對高飽和度、低滲透率、具有觸變性、軟塑或者流塑狀態(tài)的土體,這些施工方法的處理效果有限;深層攪拌樁的缺點是消耗大量的水泥,而且承載力低;強夯置換法,在軟弱土層埋深淺、厚度小的情況下,該方法是一種直接有效的施工方法,但是,當遇到被加固的軟弱土層屬于埋藏較深、高含水率、軟塑或者流塑狀態(tài)的土體時,卻存在設備進場困難、夯擊影響深度不足、施工噪音大等缺陷;另外,當遇到含水率高、具有觸變性的土體、粘粒含量較高的粘性土時,該方法容易造成橡皮土;振沖碎石樁屬于散體樁,但置換率低,施工噪音大,污染環(huán)境。因此,當需要大面積、深層置換處理軟弱地層的情況下,上述常用的施工方法都存在著許多難以克服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具有高置換率、施工方便、簡捷高效的,用于大面積和深層置換豎向增強群體樁體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其主要設備有樁機、柱錘和筒壁設有投料口的護筒,除定位放線,樁機就位準備工序外,還包括以下步驟:
1)成樁孔,通過點擊軟弱土層進行,造成樁孔;當軟土地基承載力小于80kPa時,不進行此步驟;
2)成單體散體樁,通過反復投料夯擊進行;
3)成散體群樁,根據(jù)所述步驟2)的方法,在多樁位處,造出相應多單體散體樁,形成散體群樁;
4)成復合地基,經(jīng)后期處理,形成完整的復合地基。
在上述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中,最好在所述步驟1)中,點擊軟弱土層,步驟包括:
1)提升柱錘,自由落體式點擊護筒內(nèi)的軟土層,在提升柱錘過程中,反壓護筒下行;
2)反復落錘點擊,直至柱錘觸及持力層,造成樁孔,同時護筒下沉至接近持力層。
在上述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中,最好在所述步驟2)中,通過護筒壁上的投料口,向護筒內(nèi)的樁孔投入固體物料,邊投料邊落錘夯擊,在投料夯擊過程中,護筒隨之上行,由深及淺依次分批投料-夯擊,直至樁頂,達到設計標高收錘,形成單體散體樁。
在上述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中,最好,所述固體物料是無機固體物料,與原土等夯擊組成人工混合物,所述無機固體物料選自固體建筑垃圾、工業(yè)廢料、礦渣、開山片石、自然級配砂石、鵝卵石、粉煤灰,或石灰等。
在上述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中,最好,所述無機固體物料的粒徑小于400mm。
在上述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中,最好,所述持力層埋置深度小于35m。
在上述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中,最好在所述步驟3)中,以預定的布樁形式,在選定的多樁位處,造出相應的多單體散體樁,在反復投料-夯擊-成樁過程中,樁間土體被擠密,形成樁體-土體共同受力的散體群樁。
在上述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中,最好,在所述步驟3)中,所述多個單體散體樁的施工順序,采用從里向外或者從中心向外全場跳打方式進行。
在上述軟土地層上的復合地基施工方法中,在所述步驟4)中,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不同的地質(zhì)條件和不同的設計要求,后期處理時,可采用再碾壓、強夯置換或再重復夯填置換等處理方式,形成適用、完整的復合地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思華;丁錦良,未經(jīng)丁思華;丁錦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0984.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心電圖分析儀
- 下一篇:散熱器與地板輻射采暖混合供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