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C20、C40、C60級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28806.7 | 申請日: | 2013-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66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振軍;張家興;楊志安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北方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4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c20 c40 c60 性能 再生 混凝土 配合 設計 方法 | ||
1.一種C20、C40、C60級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所述配合比設計為不同強度等級再生混凝土的再生粗骨料最佳替代率,能夠保證所需要的強度、坍落度和流動度及控制其損失、耐久性等,強度等級為C20、C40、C60的再生混凝土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該3種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按1m3混凝土中含有的組分為:水泥∶原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細骨料∶水∶粉煤灰∶硅灰∶高性能減水劑,組分單位為Kg/m3,配合比分別為:C20強度等級:(180~250)∶(280~660)∶(280~660)∶(600~800)∶(175~185)∶(120~160)∶(0~20)∶(3.5~6);C40強度等級:(250~350)∶(470~660)∶(280~470)∶(600~800)∶(165~175)∶(90~140)∶(20~30)∶(5.5~8);C60強度等級:(350~450)∶(660~760)∶(180~280)∶(600~800)∶(155~165)∶(80~120)∶(20~40)∶(6.0~10)。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C20、C40、C60級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40、C60混凝土的再生粗集料應為I級,C20混凝土的再生粗集料可為I級或II級,C20、C40、C60混凝土的再生粗骨料最佳取代率分別為50~70%、30~50%、20~30%,為連續(xù)級配,粒徑為Ф5~25mm,泵送自密實粒徑為Ф5~20,再生粗集料應采用預濕處理,否則根據(jù)再生粗集料吸水率來計算其附加用水量。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C20、C40、C60級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20、C40、C60混凝土的礦物摻合料指的是I或II級粉煤灰和優(yōu)質(zhì)硅灰,C20、C40、C60混凝土的粉煤灰摻量分別為30~45%、25~35%、20~30%,硅灰的摻量分別為0%、5~10%、5~10%,C20、C40、C60水泥應分別選用42.5或52.5級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C20、C40、C60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總量分別不宜超過420kg/m3、480kg/m3、560kg/m3。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C20、C40、C60級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細骨料全部采用天然河砂,為中砂,砂率應為35~40%,當采用泵送工藝時,應為40~46%。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C20、C40、C60級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20、C40、C60混凝土水膠比分別為0.40~0.48、0.34~0.40、0.28~0.32,對于自密實再生混凝土,應使用絕對體積法進行配合比設計。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C20、C40、C60級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減水劑為帶有泵送劑性能或緩凝性能的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減水率大于25%,并具有一定的保塑功能,其摻量為0.5~2%之間,按含氣量的2~4%來控制引氣劑的摻量。
7.根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C20、C40、C60級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20、C40、C60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各配合比參數(shù)是其各相應強度等級的特征點,對于三者之間其它的強度等級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參數(shù)取值按上述的參數(shù)來線性插值來取值。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北方工業(yè)大學,未經(jīng)北方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8806.7/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光伏接線盒
- 下一篇:斜單軸太陽能追蹤系統(tǒng)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