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應力強度因子評估軸承滾道次表面疲勞損傷度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8466.8 | 申請日: | 2013-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54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華林;韓星會;鄧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應力 強度 因子 評估 軸承 滾道 表面 疲勞 損傷 方法 | ||
1.一種基于應力強度因子評估軸承滾道次表面疲勞損傷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建立含有材料缺陷的軸承模型,并進行網格劃分,在軸承模型的材料缺陷位置設置裂紋萌生種子和裂紋生長參考方向;
S2,指定軸承徑向載荷和旋轉力矩,根據節點位移方程計算裂紋頂應力強度因子,計算方程如下:
式中,u(ξ,η,ρ)、v(ξ,η,ρ)和w(ξ,η,ρ)是裂紋尖端節點的位移;uj,vj和wj是第j節點的位移;Nj(ξ,η,ρ)是單元形狀函數;Z0(ξ,η,ρ)是歸零函數;Fi(ξ,η,ρ)、Gi(ξ,η,ρ)、Hi(ξ,η,ρ)表示全局坐標系中,三種裂紋模式的裂紋頂漸近線位移函數,i=1,2,3,i=1表示張開型裂紋模式,i=2表示滑開型裂紋模式,i=3表示撕開型裂紋模式;
通過上述方程得到裂紋頂的張開型、滑開型和撕開型裂紋萌生模式應力強度因子KⅠ(Γ)、KⅡ(Γ)和KIII(Γ)表達式如下:
式中,是裂紋頂第i個節點處的應力強度因子;
S3,根據以下方程計算等效應力強度因子:
式中,ν表示泊松比,KⅠ(Γ)表示張開型裂紋應力強度因子,KⅡ(Γ)表示滑開型裂紋應力強度因子,KIII(Γ)表示撕開型裂紋應力強度因子;
S4,確定關鍵赫茲接觸位置;保持材料缺陷在滾道次表面深度H不變,改變材料缺陷所在位置的轉角θ,分析等效應力強度因子在赫茲壓力接觸過程中變化規律,等效應力強度因子的幅值所對應的轉角θ0為關鍵赫茲接觸位置;
S5,確定材料缺陷在滾道次表面關鍵深度;保持材料缺陷所在位置的轉角θ不變,改變材料缺陷在滾道次表面深度H,分析等效應力強度因子在赫茲壓力接觸過程中變化規律,等效應力強度因子的幅值所對應的深度H0為關鍵深度;
S6,確定當材料缺陷所在位置的深度H=H0,材料缺陷所在位置的轉角θ=θ0時的張開型裂紋應力強度因子KⅠ(Γ)、滑開型裂紋應力強度因子KⅡ(Γ)、撕開型裂紋應力強度因子KIII(Γ)和等效應力強度因子Keff;
S7,確定裂紋生長速率或裂紋生長角;
其中,裂紋生長速率評估方程為:
式中,c和n是材料常數,ΔK=Keff;
裂紋生長角的評估方程為:
式中,β是相對滾道表面的裂紋生長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應力強度因子評估軸承滾道次表面疲勞損傷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S8:改變徑向載荷和旋轉力矩,重復所述步驟S2-S7,獲得不同載荷和轉矩下的裂紋生長速率和裂紋生長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846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刀架
- 下一篇:電動理發剪刀頭潤滑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