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副載波調制米勒碼解碼裝置及其解碼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28243.1 | 申請日: | 2013-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89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旭;田永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新時達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J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載波 調制 米勒 解碼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米勒碼解碼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副載波調制米勒碼解碼裝置及其解碼方法。
背景技術
UHF?RFID微波射頻識別技術是國際上最先進的第四代自動識別技術,是近幾年剛剛開始興起并得到迅速推廣應用的一門新技術,它有識別距離遠/識別準確率高、識別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使用壽命長、可穿透非金屬材料等特點,運用范圍廣等特點。
微波射頻自動識別的關鍵設備主要有射頻識別卡、讀寫器、微波天線等三個組成部分。射頻識別卡,又稱電子標簽主要用來儲存被標識物數據信息,射頻識別卡的核心是帶有信息收發和儲存功能的集成電路,由于其使用時像普通標簽一樣被粘貼在被識別物體上,因此該裝置被形象化地稱作“電子標簽“。讀寫器,用于讀取或寫入射頻識別卡中的數據,它滿足了對快速運動的多個物體或人員進行同時快速準確自動識別的需要。微波天線,它與讀寫器相連接,主要是向射頻識別卡發送和接收相關的數據信號。
隨著RFID技術的應用增加,以及空間電磁環境的惡化,讀寫器與標簽之間的通信存在越來越多的干擾。在UHF頻段的EPC?C1G2協議中規定了副載波調制的米勒解碼由于其抗干擾性強,應該作為標簽與讀寫器通信的首選。
米勒碼規定:在相鄰的兩個數據0之間發生跳變,數據1中間發生跳變,而副載波調制后的米勒碼在相鄰的兩個0之間不跳變,相鄰的兩個1之間才跳變如圖1所示。僅憑借跳變邊沿判斷0,1數據解碼實現方法不足以應對,且因為標簽回波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及不穩定性,對其進行時鐘同步也較為困難,且增加了解碼方法難度以及解碼裝置的復雜性。
發明內容
為彌補上述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副載波調制米勒碼解碼裝置及其解碼方法,本發明技術方案解決了時鐘同步的困難問題,降低了解碼難度和解碼裝置的復雜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技術方案一:
一種副載波調制米勒碼解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記錄窄脈沖個數的窄脈沖計數模塊,所述窄脈沖計數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有寬脈沖識別模塊,所述寬脈沖識別模塊用于識別輸入數據中的寬脈沖;所述窄脈沖計數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有解碼狀態機模塊,所述解碼狀態機模塊用于確定解碼狀態機狀態信息。
上述技術方案的特點和進一步改進在于:
(1)所述解碼狀態機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有條件處理模塊,所述條件處理模塊用于設置所述解碼狀態機模塊的解碼條件。
(2)所述解碼狀態機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有解碼輸出模塊,所述解碼輸出模塊用于輸出解碼數據。
技術方案二:
一種副載波調制米勒碼解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輸入數據是寬脈沖,還是窄脈沖;
如果是窄脈沖,計數器的計數值加1;
如果是寬脈沖,則輸出計數值,并對計數值進行判斷,得到解碼狀態機狀態信息;
根據解碼狀態機狀態信息進行判定,若起始為導引頭數據,則輸出解碼數據。
上述技術方案的特點和進一步改進在于:
(1)當找到第一個寬脈沖時開始計數,到下一個寬脈沖時本次計數結束,并開始重新計數。
(2)所述導引頭數據包括4個碼元周期數據0和數據010111。
(3)所述導引頭數據包括8個碼元周期數據0和數據010111。
(4)根據解碼長度判斷解碼是否結束。
本發明技術方案,根據米勒副載波導引頭編碼規則,利用副載波調制的米勒碼,通過寬脈沖間的窄脈沖累加個數進行統計整理出解碼狀態機初始位。本發明技術方案,能夠準確快速的判斷標簽回波的判斷位,解決了時鐘同步的困難問題,降低了解碼難度和解碼裝置的復雜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副載波調制米勒碼解碼裝置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米勒碼導引頭(TRext=0)序列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米勒碼導引頭(TRext=1)序列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副載波調制米勒碼序列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解碼狀態機的狀態信息列表;
圖6為圖5的解碼狀態機的狀態信息中具體實例圖解;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副載波調制米勒碼解碼方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新時達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西安新時達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82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充電樁艙門鎖定機構
- 下一篇:一種帳篷骨架和一種帳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