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生物瀝浸污泥生產復合微生物肥的方法及復合微生物肥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7891.5 | 申請日: | 2013-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92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韓德周;魏宏;劉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環境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7/00 | 分類號: | C05F17/00;C05F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191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污泥 生產 復合 微生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肥料生產的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具有低生產成本、安全環保的用生物瀝浸污泥生產復合微生物肥的方法及復合微生物肥。
背景技術
污泥生物瀝浸技術是南京農業大學周立祥教授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號:02112924.X;02137921.1;200410044843.8;2011101558711.8)。該技術在不添加任何絮凝劑的情況下,利用酵母菌(Rhodotorula?sp.)R30與硫桿菌(Thiobacillus?sp.)互作,可使城鎮污泥的含水率降至60%以下,同時,有效濾除城鎮污泥中的重金屬,殺滅城鎮污泥中的病原菌。
生物瀝浸污泥便是該技術的產物,無臭味,呈土黃色,PH值在3.0-4.0之間,含水率在50-60%之間,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有機質和氮、磷、鉀等營養物質。而且,糞大腸菌群和蛔蟲卵死亡率,重金屬含量均達到《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84)。
目前,國內將城鎮污泥堆肥發酵后進一步進行利用的案例較少,代表案例有天津市張貴莊污水處理廠、唐山西郊污泥處理廠和秦皇島綠港污泥處理廠等。其中,張貴莊污水處理廠將含有聚丙烯酰胺(PAM)的濃縮污泥(含水率80%左右)與返混料及有機輔料混合,使污泥含水率降至65%左右,再通過高溫好氧發酵,將其制成營養土,用于園林綠化。唐山西郊污泥處理廠和秦皇島綠港污泥處理廠也都采用類似的工藝將城鎮污泥處理后土地利用。上述案例有兩大特點,一是通過大量添加有機輔料或返還腐熟物料來降低污泥含水率,發酵環節的成本較高;二是腐熟污泥主要用在園林綠化等方面,腐熟污泥的出路比較窄。
國內大多數污水處理廠在利用城鎮污泥制生物肥的過程中,都是從含水率為80%的污泥開始,要想達到最適的發酵值,即含水率50-60%之間,在工藝中普遍采用大量添加有機輔料或返還腐熟物料的做法。這種做法使發酵倉的建造容積增加80-100%,同時,增加了堆肥的運營成本。
國內大多數污水處理廠都是采用添加PAM(絮凝劑)并機械壓濾的方法降低污泥含水率,一般只能降至80%左右,而且污泥中重金屬的含量幾乎不降低,有害病蟲菌殘留較多。利用該濃縮污泥堆肥發酵,有害病蟲菌和PAM等物質會減少,但仍會有少部分殘留,尤其是PAM,具有很強的保水性,且難于降解,發酵時,造成發酵物料的黏結。此外,污泥中的重金屬含量幾乎不變,仍然較高,這也是城鎮污泥堆肥發酵后只能用于園林綠化的主要原因。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低生產成本、安全環保的用生物瀝浸污泥生產復合微生物肥的方法及復合微生物肥。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用生物瀝浸污泥生產復合微生物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機械破碎:利用破碎機將含水率為50-60%的生物瀝浸污泥粉碎,粉碎后的生物瀝浸污泥的粒徑小于5.0mm;
B、污泥調理:按上述生物瀝浸污泥干重的0.8-1.2%添加石灰,將生物瀝浸污泥的PH值調節至5.0-6.0;同時,按生物瀝浸污泥濕重的4-6%添加輔料,將生物瀝浸污泥的孔隙度調節至55-65%,調理后的生物瀝浸污泥作為發酵原料,控制上述發酵原料的有機質含量在30-60%之間;
C、反應器發酵:按上述發酵原料濕重的1.5‰接種污泥發酵菌劑,并將發酵原料裝入生物反應器中進行發酵,通過翻堆的方式供氧,每天測定并調節物料的含水率、發酵溫度、含氧量;環境室溫高于10℃時開始進行發酵,發酵第1天,發酵溫度由室溫升至40-50℃,從發酵開始起的第2天到第13天,發酵溫度保持在50-60℃,隨后,發酵溫度降至50℃以下,并持續7-10天直至降至室溫,最終物料中氧氣濃度小于10%,發酵結束;
D、烘干:采用冷卻烘干的措施降低發酵污泥的含水率,使其含水率降至20%以下;
E、添加功能菌劑:采用噴施方式向烘干后的發酵污泥中添加由解鉀細菌和溶磷細菌復配構成的液體菌劑;
F、造粒制肥:將添加功能菌劑后的污泥進行造粒包膜,生物瀝浸污泥形成顆粒型的復合微生物肥。
本發明的用生物瀝浸污泥生產復合微生物肥的方法中,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所述的解鉀細菌為膠質芽孢桿菌,添加比例為當前步驟時污泥重量的4%。
所述的溶磷細菌為巨大芽孢桿菌,添加比例為當前步驟時污泥重量的1%。
污泥調理步驟中調節孔隙度的輔料為秸稈和蘑菇渣的混合物。
利用生物瀝浸污泥為原料直接進行堆肥發酵,無需通過返還腐熟物料等調節污泥的含水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環境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環境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789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型低壓鑄造工藝
- 下一篇:一種水泵軸承檢測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