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塊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27378.6 | 申請日: | 2013-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84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子豪;黃正元;黃子健;枋定緯;蔡柏鋒;曾郁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景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1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王穎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塊;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固定夾來定位光源及導光板之間距離的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顯示裝置,如液晶顯示器等電子產品,已被人們廣泛應用在生活之中。隨著人們對顯示裝置等產品的需求以及市場上廠商之間的競爭日益增加,各顯示產品的廠商也漸漸的開始推出更好畫質的顯示產品,并已成為相關產品具備競爭力與否的關鍵因素。
圖1A公知的背光模塊,其包含一光源模塊1、基座4、導光板6以及底盤7。在公知的背光模塊中,光源模塊1通過多個螺絲5鎖在基座4上。基座4及導光板6鎖在底盤7上,以一間距設置。然而,由于在組裝中基座4及導光板6之間的距離均不一樣,光源模塊1所產生的光線入射導光板6的品質無法控制在最佳的狀態而導致畫面的亮度較不均勻。此外,光源模塊1及導光板6之間的距離又會在顯示裝置搬運中移位,更使控制畫面的亮度的難度上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可減少光源與導光板之間的距離對影像視覺上的影響。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可提高背光模塊的組裝時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包含:一導光板,具有一入光側;一光源模塊,沿該入光側延伸設置;其中該光源模塊包含一電路板及多個光源設置于該電路板的頂面上,這些光源沿該入光側設置,并分別具有一發光面朝該入光側的端面發光;一基座,沿該入光側延伸設置,其中該電路板設置于該基座上;以及一固定夾,夾合該電路板于該基座上,并設置于相鄰二該光源之間;其中,該固定夾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顎部及一第二顎部,其中該第一顎部上形成至少一彎折使該第一顎部的至少部分突出抵觸該入光側的端面并定位該入光側的端面與該發光面間的相對距離。
附圖說明
圖1A為公知的背光模塊的示意圖;
圖1B為公知的光源模塊的示意圖;
圖2A至2C為本發明的背光模塊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D為具有凹槽的背光模塊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E為圖2C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F為圖2E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G為圖2C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H為圖2G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3A為固定夾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3B為固定夾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C為顯示裝置移動影像顯示范圍的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D為背光模塊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4A為背光模塊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以及
圖4B為顯示裝置移動影像顯示范圍的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
g??????????:距離????????????????????130?????????基座
1???????????光源模塊????????????????132?????????承載面
2???????????基板????????????????????134?????????被夾持面
3???????????光源????????????????????134A????????被夾持面
4???????????基座????????????????????134B????????被夾持面
5???????????螺絲????????????????????136???????:凹槽
6???????????導光板??????????????????140?????????固定夾
100?????:背光模塊????????????????141?????????第一顎部
1?1?0?????:導光板??????????????????142?????????彎折
115??????????入光側???????????????????143????????????第二段
120??????????光源模塊?????????????????144????????????彎折
122??????????光源?????????????????????145????????????第一段
123??????????發光面???????????????????146????????????第二顎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景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景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737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