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溫等靜壓機工作缸內部溫度均勻性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7361.0 | 申請日: | 2013-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2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范玉德;鮑延年;趙維;樊星;曹志偉;呂欣;蔣道建;劉彤;陳學平;何碧;朱國杰;米玉華;朱哲新;趙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5B15/20 | 分類號: | 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劉興亮 |
| 地址: | 621000***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靜壓 機工 內部 溫度 均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靜壓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控制溫等靜壓機工作缸內部溫度均勻性的裝置。
背景技術
溫等靜壓工作缸內通過充入加熱后的介質油,為待壓產品提供均勻的熱源,并由增壓器將相同溫度的熱油打進工作缸進行增壓。然而增壓器流量和流速較充油小很多,在增壓過程中管路的熱損失造成介質油溫度下降較多。當溫度較低的介質油通過底部高壓充油口進入工作缸內部時,由于內部壓力作用,工作缸內的油很難形成對流,溫度較低的介質油在工作缸底部逐漸積累,將溫度較高的介質油向上擠壓,造成工作缸內上層和下層溫度場存在差異,給工藝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為解決溫等靜壓機工作缸內部上、下層溫差給生產工藝帶來的不利影響,現提供一種控制溫等靜壓機工作缸內部溫度均勻性的裝置。
考慮到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公開的一個方面,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控制溫等靜壓機工作缸內部溫度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缸芯筒,所述工作缸芯筒內設置有導流內筒,所述導流內筒與所述工作缸芯筒內壁存在間隙,所述導流內筒上部開孔。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流內筒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油孔。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進油孔以螺旋方式設置在所述導流內筒的側壁上。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進油孔直徑為φ5mm~φ15mm。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流內筒的內底部設置有沉淀凹槽。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沉淀凹槽的深度為10mm~30mm。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工作缸芯筒的底部設置有增壓充油口。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流內筒的外底部設置有導流槽。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單個導流槽的截面積小于增壓充油口的截面積。
本發明還可以是: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流內筒與所述工作缸芯筒內壁的間隙為5㎜~2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解決了溫等靜壓機工作缸內部上、下層溫差給工藝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的技術問題。且通過控制工作缸內部介質油溫度均勻性,以控制在增壓充油時就將溫度較低的介質油相對均勻的與工作缸內部溫度較高的介質油混合,使工作缸內部介質油溫度場均勻。同時,本發明中有可沉淀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雜質,對整個油路系統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申請文件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是對本申請文件中一些實施例的參考,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得到其它的附圖。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控制溫等靜壓機工作缸內部溫度均勻性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導流槽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中的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
1-工作缸芯筒,2-導流內筒,3-進油孔,4-導流槽,5-增壓充油口,6-沉淀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控制溫等靜壓機工作缸內部溫度均勻性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參考圖1所示一種控制溫等靜壓機工作缸內部溫度均勻性的裝置的實施例,包括工作缸芯筒1,所述工作缸芯筒1內設置有導流內筒2,所述導流內筒2上部開孔,或者說導流內筒2的頂部未封閉。所述導流內筒2(即導流內筒2的外壁;或者說導流內筒2為圓形時,為導流內筒2的外徑)與所述工作缸芯筒1內壁存在間隙,其間隙可以為5㎜~20㎜;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選取該間隙的值為10毫米。
所述導流內筒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油孔3,所述進油孔3以螺旋方式設置在所述導流內筒2的側壁上;所述進油孔3的直徑可以為φ5mm~φ15mm。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選取該進油孔3的直徑為10毫米。
所述導流內筒2的內底部設置有沉淀凹槽6;所述沉淀凹槽6的深度為10mm~30mm。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選擇該沉淀凹槽6的深度為20毫米,沉淀凹槽6所在區域以內不開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73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型多功能農田聯合耕整機
- 下一篇:一種3D立體播放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