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周視和拾音功能的音視頻監控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26237.2 | 申請日: | 2013-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82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武付軍;代紅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亞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H04N5/225;G03B17/12;G03B17/08;G03B3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閆俊芬 |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功能 視頻 監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視頻監控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周視和拾音功能的音視頻監控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安防市場的發展,大視場的魚眼鏡頭廣泛應用于視頻監控領域,但是采用魚眼鏡頭存在較明顯的圖像畸變且不易矯正的問題。為滿足周視的需要,市場上已經出現一些解決方案,應用較為常見的就是組合多個攝像模組,將圖像進行拼接,該類產品首先存在硬件成本較高,圖像處理能力要求高等缺點。
中國專利200820146374公開了一種360°環境拍攝儀,其包括固定板、底座、透明罩,底座固定在固定板上,透明罩固定在底座上,線路板和攝像機固定在底座內,其中底座上面的中心對應攝像機的攝像頭設有攝像窗口,攝像機的攝像頭位于攝像窗口的下方,透明罩的底部、遙對攝像窗口方向固設有反射鏡,采用以上結構,利用反射鏡可以把四周的景象反射至攝像窗口,由攝像機拍攝后,將數據傳送至計算機或單片機,如此攝像機即可實現360°拍攝,對四周景物狀況進行實時觀察、監控。
但是,該監控前端都以獲取視頻圖像為主,如需要獲取監控場景的音頻還需要投入其他音頻輸入設備,增加二次開發和施工成本,不利于集成化發展,同時,該360°環境拍攝儀沒有輔助光源設置,不利于夜間拍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具有周視和拾音功能的音視頻監控裝置。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周視和拾音功能的音視頻監控裝置,包括底座,周視攝像機構和定焦攝像機構以及音頻機構,所述的周視攝像機構包括與底座固定連接的周視攝像頭,設置在周視攝像頭環周的周視輔助光源,頂部與底座固定連接且底部形成有開口的透明防護罩,所述的透明防護罩與周視攝像機同軸心設置并將周視攝像機和周視輔助光源包容其內;所述的定焦攝像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透明防護罩底部開口處的定焦攝像機,設置在定焦攝像機環周的定焦輔助光源、與所述的透明防護罩固定連接并將定焦攝像機的鏡頭和定焦輔助光源包容其內的防護罩。
所述的音頻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底座內部的全向拾音器和/或揚聲器,設置在底座內壁上的音孔以及用以防塵防水的雙層金屬網罩。
所述的透明防護罩為棱錐形或角錐形,所述的周視輔助光源的出光軸與棱面中心對應設置或與錐面垂直設置。
所述的定焦攝像機與周視攝像機同軸線設置。
所述的防護罩與透明防護罩之間設置有黑色隔環以防止周視輔助光源發出的光進入防護罩內部影響定焦攝像機。
所述的周視輔助光源設置在周視攝像機的周視鏡頭與底座之間,所述的周視輔助光源的中心線與周視攝像機的視場中心線平行。
所述的防護罩與定焦攝像機視場相對處為小弧度弧面或平面。
所述的透明防護罩的內壁沿剖切線設置有卡槽,定焦攝像機及定焦輔助光源的線束卡在卡槽內部。
所述的透明防護罩頂部設置有與之一體形成有筒狀連接筒,所述的連接筒將透明防護罩與底座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監控設備集成音視頻且視場足夠,配光合理,能有效滿足電梯、商場、監獄、刑訊、室內等場景的應用需求。周視攝像頭能對圓周360°,豎直方向一定夾角內的環面區域一次成像,在其軸向增加一配有定焦攝像頭來彌補周視鏡頭的監控盲區。拾音器為全向拾音器,在一定范圍內都能夠獲取清晰的聲音。同時對不同攝像機采用獨立的輔助光源,配合相互獨立且設計合理的防護罩,可以避免傳統球罩存在眩光、部分光源“打不出去”的缺陷。解決魚眼鏡頭視場不夠大,且畸變明顯以及球罩眩光且內部不適合安裝輔助光源的缺陷,也無需像現有產品一樣要配備很多攝像模組。同時監控由傳統“無聲”帶入“有聲”世界。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發明的攝像機視場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亞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亞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62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裝置
- 下一篇:高效執行增強的移動設備定位過程的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