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重度燒傷的中藥膏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25075.0 | 申請日: | 2013-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9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謝菊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菊榮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9 | 分類號: | A61K36/739;A61K9/06;A61P17/02;A61K31/045;A61K33/06;A61K35/36;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75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重度 燒傷 藥膏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重度燒傷的中藥膏,同時涉及該藥膏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燒傷(burn)主要指熱力、化學物質、電能、放射線等引起的皮膚、粘膜、甚至深部組織的損害。其中皮膚熱力燒傷(如火焰、開水等)最為多見。據統計,每年因意外傷害的死亡人數,燒傷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而且在交通事故傷害中也有大量傷員合并燒傷。?
燒傷是否嚴重,目前有兩條標準:一是燒傷面積的大小,成人燒傷嚴重程度分:①輕度燒傷:總面積在10%以下的II度燒傷。②中度燒傷:總面積在11%~30%或III度燒傷面積在10%以下的燒傷。③重度燒傷:總面積在31%~50%之間或III度燒傷面積在11%~20%之間,或總面積不超過31%,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全身情況嚴重或有休克者,有復合傷或合并傷(如嚴重創傷、化學中毒等),有中、重度吸入性損傷者。④特重燒傷:總面積在51%以上或IⅡ度燒傷面積在21%以上者。二是燒傷深淺的程度,常用三度四分法:I°燒傷:僅傷及表皮層,生發層健在,再生能力強.表面紅斑狀干燥,3-7天可脫屑痊愈。淺II°燒傷:傷及表皮的生發層真皮乳頭層.局部紅腫明顯,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形成,創面紅潤潮濕/疼痛明顯.1-2周內愈合,一般不留瘢痕,多數有色素沉著。深II°燒傷:傷及皮膚的真皮層,也可有水泡形成,但去皰皮之后,創面微濕,紅白相間,痛覺較遲鈍,愈合需要3-4周,但常有瘢痕增生。III°燒傷:是全皮層燒傷甚至達到皮下肌肉或者骨骼.創面無水泡,呈現蠟白或焦黃色甚至焦化,痛覺消失,局部溫度低,皮層凝固性壞死后形成焦迦,因皮膚及其附件已經全部燒毀,無上皮再生的來源,必須靠值?皮而愈合.只有很局限的小面積III°燒傷,才有可能靠周圍健康皮膚的上皮爬行而收縮愈合。?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療效評定:1、治愈:全身癥狀消失,創面愈合。2、好轉:全身癥狀消失,創面未完全愈合。3、未愈:全身癥狀未見改善,創面感染不能控制。?
燒傷對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患者經過治療后可能造成毀容或殘廢,嚴重者甚至造成夭折,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不幸。?
現有治療燒傷的藥物很多,如燒傷寧、京萬紅、濕潤燒傷膏等。但這些藥物只能對小面積的輕度燒傷進行治療,而對于重度燒傷則無能為力,只能靠植皮去解決,費用高,時間長,病人痛苦多,還容易留下疤痕。?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疼,收斂止血,化腐生肌,且見效快,效果好,使用方法簡單,原料廣泛的一種治療重度燒傷的中藥膏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物配比的組份組成:?
鳳仙草100---200、牛蒡根100---200、虎杖15---30、側柏葉10---20、地榆5---10、黃連1---5、瓦松5---10、血余1---5、黃蠟10---20、白蠟1---10、珍珠粉1---5、枯礬1---5、蘇合油5---10、冰片1---5、香油400---800。?
制備方法:?
1、先將鳳仙草、牛蒡根放入香油炸至枯后濾油,備用。?
2、將虎杖、側柏葉、地榆、黃連、瓦松、人發放入1,炸至枯后濾油棄渣,備用。?
3、將黃蠟、白蠟放入2,溶化后再依次放入珍珠粉、枯礬、蘇合油、冰片攪勻,備用。?
4、將3裝入瓷瓶蓋好,埋地三尺,三個月取出即是本品。?
使用方法:?
用雞翎將本中藥膏輕輕涂一薄層于燒傷面即可,每天一次。暴漏治療。?
本發明所選用的各種原料功效分析:?
鳳仙草:性味:辛苦,溫。功效:祛風,活血,消腫,止痛。主治:關節風濕痛,跌打損傷,瘰疬癰疽,疔瘡。?
牛蒡根:性味:苦,寒、無毒。歸經:歸肺經;心經。主治:祛風熱,消腫毒。治風毒面腫,頭暈,咽喉熱腫,齒痛,咳嗽,消渴,癰疽瘡疥。?
虎杖:性味:微苦,微寒。歸肝、膽、肺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祛風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關節痹痛,濕熱黃疸,經閉,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燙傷,跌撲損傷,癰腫瘡毒。?
側柏葉:性味:苦澀,寒。歸經:入心、肝、大腸經。功用主治:涼血,止血,祛風濕,散腫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腸風、崩漏,風濕痹痛,細菌性痢疾,高血壓,咳嗽,丹毒,痄腮,燙傷。《別錄》:″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生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菊榮,未經謝菊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50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調節拌膠機刨花充實量的方法
- 下一篇:磷酸二甲啡烷片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