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下載的方法及終端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4937.8 | 申請日: | 2013-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17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周萬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萬榮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6K7/00;G06K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下載 方法 終端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據下載的方法及終端和系統,方法步驟如下:第一終端接收所述數據的連接地址數據,接收所述連接地址數據的方法包括:通過所述第一終端的NFC單元接收所述連接地址數據;或/和通過所述第一終端的RFID單元接收所述連接地址數據;或/和通過所述第一終端的二維碼識別單元接收所述連接地址數據。以及根據所述連接地址數據下載所述數據。所述下載所述數據的終端是:所述第一終端、或與所述第一終端存在關聯關系的第二終端,所述第二終端包括服務器形式的終端。通過提供可選擇的數據下載終端,方便用戶在不影響其他事項的情況下,完成數據下載;通過識別碼的比對,保證了下載的數據信息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的數據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下載的方法及終端和系統。
背景技術
無論是采用RFID(包括NFC)技術,還是采用二維碼技術,都是通過設備自動識讀交換數據信息,實現了數據信息的自動識別以及處理,大大提升了效率。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RFID(包括NFC)技術和二維碼技術越來越被普遍地使用。帶有RFID(包括NFC)的智能終端可以被虛擬成讀卡器,讀取海報、廣告單上電子標簽里的數據或者信息,包括獲取網頁、應用,甚至音視頻數據的連接地址,通過連接地址直接查看信息,或下載具體的數據;帶有二維碼識別功能的智能終端,可以通過廣告、海報、甚至顯示器里的二維碼,獲取數據或者信息,甚至包括獲取網頁、應用,甚至音視頻數據的連接地址,通過連接地址直接查看信息,或下載具體的數據。這些都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但是在智能終端上使用RFID(包括NFC)技術或者二維碼識別技術獲取數據信息存在一些局限。一方面,智能終端本身就像一個電腦,存在多種應用,而且智能終端大多具有移動性,使用應用的實時性很強,長時間的數據下載可能影響其他應用的實時使用;再一方面,同一用戶往往擁有多個終端,有的智能終端隨身攜帶,例如,移動電話。有的終端相對固定地放在家里,例如平板電腦,用戶有時候希望某些信息能保存在更安全的終端里,移動電話更容易丟失,保存在移動電話里相對不安全;還有一方面,就是通過RFID(包括NFC)技術或者二維碼識別技術直接下載數據信息沒有安全保證,目前已經證實有二維碼內置惡意病毒的案例。
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方案就是第三方的‘云’,客觀說,云技術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戶的使用,但云技術解決方案仍然存在局限,一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用戶使用第三方的‘云’,肯定會有很多的附加條件,甚至是犧牲用戶的部分隱私;再一是用戶的安全并不會因為云技術解決方案的使用而提升,第三方存儲及共享本身就有安全的隱患,‘云’只是單向的認證用戶,所以,不能完全保證用戶數據信息的安全,也有這方面的案例存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數據下載的方法及終端和系統,以解決通過終端連接下載數據信息中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數據下載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驟如下:
第一終端接收所述數據的連接地址數據,接收所述連接地址數據的方法至少包括:
通過所述第一終端的NFC單元接收所述連接地址數據;或/和
通過所述第一終端的RFID單元接收所述連接地址數據;或/和
通過所述第一終端的二維碼識別單元接收所述連接地址數據。以及
根據所述連接地址數據下載所述數據。
所述下載所述數據的終端是:所述第一終端、或與所述第一終端存在關聯關系的第二終端,所述第二終端包括服務器形式的終端。
所述數據至少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應用、網頁、文本數據、圖片、音頻數據、視頻數據、密鑰、程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下載的終端,包括:
連接地址接收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萬榮,未經周萬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49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