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用型汽車自動啟停防盜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4233.0 | 申請日: | 2013-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3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何達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達江 | 
| 主分類號: | B60R25/04 | 分類號: | B60R25/0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梁國杰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用型 汽車 自動 防盜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自動啟停防盜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發動機在怠速運轉時,燃燒效果最差,最容易生成積碳,排放污染最嚴重,正是城市空氣污染的主因,也是汽車市區油耗高的主因,如果汽車經常在市區行駛,停車等候時白白燒掉的燃油往往比行駛時消耗的燃油還要多。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城市交通擁堵日益嚴重,特別在上下班高峰期,車輛經常停停走走,而且是停的時間長,走的距離短,此時如果用轉動鑰匙來關閉和啟動發動機的話會很煩鎖,令車輛起步很慢,所以很多車主都選擇讓發動機怠速空轉著等候。現在也有部分汽車配備自動啟停系統,由車載電腦根據車主的操作來作出判斷是否動作,再發出指令關閉發動機,可重新起步行駛時亦要經過電腦判斷,再發出指令來啟動發動機,有明顯的滯后現象,起步也很慢,而且車主在停車空檔后須要一直踩著剎車踏板,大大增加了右腳的勞動強度,所以車主也甚少使用,同樣選擇關閉系統讓發動機怠速空轉著等候,令系統形同虛設,發揮不了應有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用型的,適合大多數汽車加裝的自動啟停及防盜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通用型汽車自動啟停防盜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別用來控制在汽車運行時需要啟停的用電設備的若干第一磁保持繼電器、以及分別用來控制汽車發動機啟停所需的用電設備的若干第一動合繼電器;第一磁保持繼電器具有正反兩路輸入回路和一路輸出回路,正反兩路輸入回路的輸入端分別連接到隨動于駐車制動器而轉換開閉的雙控開關的雙輸出端,雙控開關的公共端接地;設一自復位雙路開關與一第二磁保持繼電器,自復位雙路開關的其中一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連接到第一磁保持繼電器的正向閉合輸入回路的輸入端,自復位雙路開關的另一路與第二磁保持繼電器的輸出回路連接成閉合回路,第二磁保持繼電器的輸入回路并接到電動門鎖控制線路;第一動合繼電器輸入回路的地極與一隨動于駐車制動器的解鎖按鈕而開閉的第一單控開關串聯接地,第一動合繼電器輸入回路的正極與一第二動合繼電器輸出回路的一端連接,第二動合繼電器輸出回路的另一端、第二動合繼電器輸入回路的正極以及第一磁保持繼電器正反兩路輸入回路的公共端均連接到第二磁保持繼電器的輸出回路的輸出端,第二動合繼電器輸入回路的地極與一隨動于離合踏板而開閉的第二單控開關串聯接地,第二磁保持繼電器的輸出回路的輸入端與鑰匙開關的輸出電源正極連接;其中用來控制點火馬達的第一動合繼電器的輸出回路的一端與第二磁保持繼電器的輸出回路的輸出端連接,另一端與點火馬達的正極連接,方別用來控制點火器和燃油泵的第一動合繼電器的輸出回路分別并接到控制點火器和燃油泵的第一磁保持繼電器的輸出回路。
在上述基礎上,所述第二磁保持繼電器的輸出回路的輸入端通過一第三動合繼電器和一總開關實現與電源正極的通斷,其中,第三動合繼電器輸出回路的一端與第二磁保持繼電器的輸出回路的輸入端連接,另一端與電池正極連接,鑰匙開關的輸出電源正極、總開關、第三動合繼電器的輸入回路以及地極串接成控制回路。
在上述基礎上,所述汽車自動啟停防盜系統還包括有電池電量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的正極連接到第二磁保持繼電器的輸出回路的輸出端。
采用本發明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本系統利用兩組繼電器組來分別控制汽車發動機啟停所需的用電設備和汽車運行時需要啟停的用電設備,汽車發動機啟停時需要控制點火馬達、點火器以及燃油泵的啟停,汽車運行時需要控制點火器、燃油泵、空調壓縮機、雨刮器以及左右大燈等相對耗電的用電設備。啟停發動機的用電設備由一組第一動合繼電器控制,并隨著離合踏板和駐車制動器的解鎖按鈕的操作聯動觸發。汽車運行時的啟停由一組第一磁保持繼電器控制,并隨著駐車制動器的操作聯動觸發。自復位雙路開關和第二磁保持繼電器組成聯動開關,控制系統通電,自復位雙路開關安裝在車內隱蔽處作為防盜開關,第二磁保持繼電器響應車門鎖控制指令觸發系統通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達江,未經何達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42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