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蒼耳七中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倍半萜類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3928.7 | 申請日: | 2013-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35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冬梅;李登武;浦文君;劉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07/94 | 分類號: | C07D307/94;A61K31/343;A61P35/00;A61P1/16;A61P1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21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蒼耳 酮型 沉香 呋喃 倍半萜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抗腫瘤化合物,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蒼耳七中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倍半萜類新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疾病,其死亡率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且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抗腫瘤藥物研究多年來一直是世界藥學研究的熱點和重點。抗腫瘤化學藥物因毒副作用大,而使其臨床應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近年來從天然產物中尋找新的具有抗腫瘤活性的藥物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目前,天然的β-二氫沉香呋喃類化合物主要從衛矛科植物中得到。近幾十年來,先后有數百種β-二氫沉香呋喃類化合物從衛矛科南蛇藤屬、衛矛屬和雷公藤屬等植物中分離得到,這些化合物結構新穎,類型多樣,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胃毒、麻醉、拒食等殺蟲活性、細胞毒性,免疫抑制,抗癌促進,抗HIV,抗結核病毒活性及對腫瘤細胞多藥抗性修復等活性等。
β-二氫沉香呋喃類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醫藥和農業生產中,如美登木、昆明山海棠、苦皮藤、雷公藤等。在南美,美登木屬植物的根皮提取物常被用于治療潰瘍、炎癥、消化不良及其他一些腸胃紊亂癥狀。第一個β-二氫沉香呋喃類殺蟲活性成分雷公藤堿的分離鑒定掀起了人們對該類化合物的研究熱潮。研究表明,具有很強殺蟲能力的主要成分為β-二氫沉香呋喃多元酯,值得注意的是該類化合物都是以4-β羥基為核心結構,對一些農業害蟲具有較強的毒殺、麻醉和拒食活性。
β-二氫沉香呋喃類化合物雖然母體結構簡單,但取代基數量從2取代到9取代不定,且取代類型復雜多樣,故該類化合物結構類型復雜多樣。現有的具有殺蟲、抗腫瘤等活性的β-二氫沉香呋喃類化合物大多數以4-β羥基為核心結構,而少見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類化合物結構,并且對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類化合物的抗抗腫瘤活性研究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彌補現有技術的空白,提供一種蒼耳七中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倍半萜類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及應用。該化合物是從一種β-二氫沉香呋喃類化合物的新植物來源----虎耳草科蒼耳七植物(Parnassia?wightiana?Wall)中分離得到的一個新的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倍半萜類化合物。化合物名稱為:(1S,4R,5S,6R,7R,8S,9S,10R)-1β-乙酰氧基-6β,9β-二苯甲酰氧基-2-酮基-8β-羥基-β-二氫沉香呋喃。通過對該化合物的人體腫瘤細胞抗增殖實驗,發現該化合物是一種新的具有高選擇性、低毒副作用的天然抗腫瘤化合物。
其具體技術方案為:
一種蒼耳七中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倍半萜類化合物,具體為(1S,4R,5S,6R,7R,8S,9S,10R)-1β-乙酰氧基-6β,9β-二苯甲酰氧基-2-酮基-8β-羥基-β-二氫沉香呋喃。所述化合物為白色粉末,分子式為C31H34O9,電噴霧電離質譜(ESI-MS):m/z550.22[M]+,高分辨電噴霧電離質譜(HR-ESI-MS):m/z573.2115[M+Na]+。
一種蒼耳七中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倍半萜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蒼耳七全草干重1250g,用95%的乙醇進行室溫浸提,共提取5次,每次12h,旋轉蒸干后得到乙醇相浸膏;將乙醇相浸膏懸浮于水,依次分別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進行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物用水懸浮后,分別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C-E-1(石油醚提取層)、C-E-2(乙醚提取層)、C-E-3(乙酸乙酯提取層)、C-E-4(正丁醇提取層),利用制備高效液相色譜(HPLC)對C-E-3組分進行分離,得到C-E-3-1~C-E-3-6六個組分,對C-E-3-5組分再次利用制備高效液相色譜(HPLC)進行分離純化,得到蒼耳七中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倍半萜類化合物。
本發明所述蒼耳七中2-酮型-β-二氫沉香呋喃倍半萜類化合物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39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礦區語音提醒器
- 下一篇:光子能量排毒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