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電源管理電路中的快速下電控制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23104.X | 申請日: | 2013-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56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莉;潘蘆葦;孫濤;陳鵬;高園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F1/56 | 分類號: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呂利敏 |
| 地址: | 250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電源 管理 電路 中的 快速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電源管理電路中的快速下電控制電路,屬于電源管理控制電路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電源管理電路在電子產品中的作用日益上升,電子產品中電源電路的性能越來越重要。電源管理電路幾乎用于每個芯片上,這就要求電源管理電路有高的指標以延長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例如,低壓差線性穩壓電路(Low?Drop?Voltage?Regulator簡稱LDO)就是一種常用的電源管理電路,普通的LDO常常外接一個大小在幾個微法的電容以保證電路穩定工作。但是,某些情況下,在芯片下電過程中,由于電路消耗的電流低,且電源電壓端有較大的穩壓電容,會使得電源電壓下降變得非常緩慢,如圖1中所示。由此可能導致在電源電壓下電過程中,由于電源電壓已經低于電路正常工作的電壓,卻又不為0,會使得部分電路出現不穩定狀態,致使硬件系統可能會發出錯誤的指令或者執行錯誤的操作。特別是在非接觸智能卡等應用環境中,電源電壓靠存儲在芯片內的電容上的電荷維持,其下電過程會非常緩慢,下電過程中容易造成芯片的邏輯功能或存儲錯誤。
發明內容
術語解釋
1.LDO:Low?Drop?Voltage?Regulator的簡稱,即低壓差線性穩壓電路,是一種常用的電源管理電路。
2.POR:Power?On?Reset的簡稱,即上電復位電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于電源管理電路中的快速下電控制電路,包括POR下降沿檢測電路和PMOS放電管Mp2,所述的POR下降沿檢測電路包括延時模塊、反相器和與非門,所述POR下降沿檢測電路的輸入端與延時模塊的輸入端和反相器的輸入端相連,延時模塊的輸出端(Delay_out)和反相器的輸出端(INV_out)分別和與非門的兩個輸入端相連,POR下降沿檢測電路的輸出端(Vctrl)和與非門的輸出端相連;POR下降沿檢測電路的輸出端(Vctrl)與PMOS放電管Mp2的柵極相連,PMOS放電管Mp2的源極接電源電壓Vdd,PMOS放電管Mp2的漏極接地。
將本發明應用于電源管理電路時,將電源管理電路中的上電復位電路的信號輸出端(POR_out)與所述POR下降沿檢測電路的輸入端相連。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將本發明應用于電源管理電路時,保證電源電壓在下電的過程中,硬件系統及時斷電,避免部分電路在低壓情況下出現不穩定的狀態,致使硬件系統發出錯誤的指令或者執行錯誤的操作。也避免了芯片在下電過程中出現邏輯功能或存儲錯誤等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電源管理電路中的波形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快速下電控制電路中的POR下降沿檢測電路的原理圖;
圖3是快速下電控制電路中的POR下降沿檢測電路(圖2)的時序圖;
圖4是一種電源管理電路中的快速下電控制電路的原理圖;
圖5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電源管理電路中的快速下電控制電路(圖4)的波形圖;
圖6是實施例1的電路原理圖;
圖中,11、延時模塊,12、反相器,13、與非門,10、快速下電控制電路,20、快速下電控制電路中的POR下降沿檢測電路,30、低壓差線性穩壓電路LDO。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的說明,但不限于此。
實施例1、
將本發明應用于低壓差線性穩壓電路LDO中,以實現快速下電。
如圖2,4所示,一種應用于電源管理電路中的快速下電控制電路10,包括POR下降沿檢測電路20和PMOS放電管Mp2,所述的POR下降沿檢測電路20包括延時模塊11、反相器12和與非門13,所述POR下降沿檢測電路20的輸入端與延時模塊11的輸入端和反相器12的輸入端相連,延時模塊11的輸出端(Delay_out)和反相器12的輸出端(INV_out)分別和與非門13的兩個輸入端相連,POR下降沿檢測電路20的輸出端(Vctrl)和與非門13的輸出端相連;POR下降沿檢測電路20的輸出端(Vctrl)與PMOS放電管Mp2的柵極相連,PMOS放電管Mp2的源極接電源電壓Vdd,PMOS放電管Mp2的漏極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31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