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藥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2410.1 | 申請日: | 2013-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5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珍;張曄;邵風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立珍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6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子宮 內膜 異位癥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能力和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種植在子宮腔以外部位而引起的疾病,雖是良性病變,卻具有惡性腫瘤遠處轉移和種植的行為特征,在婦科臨床上是一個頗為棘手的疑難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西醫治療目前仍是以激素療法為主,病人往往因為懼怕副作用、療效不鞏固或患有合并癥、不易手術。經過發明人的長期實踐得出,中藥治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較好作用,取得不錯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根據中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大山黧豆、透莖冷水花、姜黃、八月瓜、川芎、連翹、過江龍子、澤蘭、豇豆殼、鹿角膠,全蝎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過加工制成。
制備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大山黧豆40-60份、透莖冷水花20-30份、姜黃20-30份、八月瓜20-30份、川芎15-25份、連翹10-20份、過江龍子10-20份、澤蘭10-20份、豇豆殼10-20份、鹿角膠8-15份,全蝎8-15份。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大山黧豆50份、透莖冷水花25份、姜黃25份、八月瓜25份、川芎20份、連翹15份、過江龍子15份、澤蘭15份、豇豆殼15份、鹿角膠10份,全蝎10份。
本發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大山黧豆:辛、溫,歸肝經。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用于痛經,月經不調等癥。
透莖冷水花:甘,性寒。清熱、解毒、利尿。用于尿路感染,急性腎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跌打損傷等癥。
姜黃:味苦、辛、性溫。歸脾、肝經。破血行氣,通經止痛。血瘀氣滯諸證、胞腹脅痛、婦女痛經、產后瘀滯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等。
八月瓜:苦,涼。歸膀胱、心、肝經。清熱利濕,活血通脈,行氣止痛。用于小便短赤,淋濁,水腫,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乳汁不通,疝氣痛,子宮脫垂,睪丸炎等癥。
川芎:辛、溫,歸肝、膽、心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血瘀氣滯、風濕痹痛。
連翹:苦、微寒,歸肺、心、膽經。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用于癰腫瘡毒、瘰疬痰核。
過江龍子:苦、辛溫。歸肝、胃經。為豆科植物九龍藤的種子。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用于血瘀氣滯,脅肋脹痛,胃脘痛,跌打損傷。
澤蘭:苦、辛、微溫。歸肝、脾經。活血化瘀,行氣消腫,解毒消癰。主治婦女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癥瘕浮腫,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等。
豇豆殼:甘、平。歸胃經。補腎健脾,利水消腫,鎮痛,解毒。用于腰痛,腎炎,膽囊炎,帶狀皰疹,乳癰等癥。
鹿角膠:甘、咸、溫。歸肝、腎經。補腎益精,養血安胎,止血。主治虛勞羸弱,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證。
全蝎:咸、辛、平,有毒,歸肝經。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用于小兒驚風抽搐,癲癇,中風半身不遂,風濕頑痹。
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且臨床癥狀與病變程度常不成正比。其病理變化為內膜的周期性出血和周圍組織纖維化,屬中醫學“血瘀證”范疇。本發明中大山黧豆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的功效,為君藥,透莖冷水花、姜黃、八月瓜具有破血行氣,痛經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為臣藥,川芎活血行氣,連翹消癰散結,過江龍子行氣止痛,澤蘭解毒消癰,豇豆殼解毒鎮痛,鹿角膠補腎,養血,全蝎通絡止痛,諸藥合用共奏破血行氣、清熱解毒,痛經止痛,祛瘀散結,補腎滋陰之功效,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獨特的療效。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于2006年至2010年臨床觀察子宮內膜異位癥80例患者,臨床報告如下:1、一般資料
80例患者中,年齡22-36歲,病程多在3個月到8年,平均年齡33歲,原發性不孕59例,繼發性不孕21例。
2、診斷標準
診斷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①進行性痛經;②經期下腹痛,腰骶部不適并進行性加劇;③周期性直腸刺激癥狀;④后穹窿子宮骶骨韌帶或子宮峽部觸及痛性結節;⑤附件粘連、包塊、結節感;月經前后附件腫塊有明顯大小變化。凡有①②③點之一加上④⑤⑥點之一即可診斷為本癥。
3、治療方法
3.1處方:大山黧豆50g、透莖冷水花25g、姜黃25g、八月瓜25g、川芎20g、連翹15g、過江龍子15g、澤蘭15g、豇豆殼15g、鹿角膠10g,全蝎10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立珍,未經王立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24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材料桿塔用法蘭連接結構
- 下一篇:廠房鋼結構屋架快速組對胎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