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高性能碳纖維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1822.3 | 申請日: | 2013-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47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杰;薛巖;梁節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1F9/22 | 分類號: | D01F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張慧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性能 碳纖維 方法 | ||
1.一種高性能碳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丙烯腈共聚纖維為前軀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含有丙烯腈質量分數高于90%的聚丙烯腈共聚纖維置于熱處理爐內進行熱氧穩定化,牽伸率設定為5~12%,其中纖維在180~250℃的溫區內停留時間為60分鐘,在265~280℃的溫區內對纖維進行氣固相化學改性處理,控制纖維停留時間為17~22分鐘,制取氧化纖維,在180~250℃的溫區內指的是在180~250℃溫度范圍內分出多個溫區,初始溫度180,最終溫度為250℃;(2)氣固相化學改性處理后的氧化纖維進行350~680℃和1300℃的低溫和高溫碳化處理,制備出碳纖維。
2.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以氧化纖維的氧化反應指數IO作為上述經過氣固相化學改性處理的纖維的化學結構控制指標,選擇IO值在33~50%范圍內的氧化纖維;
IO=AC=O/(AC=O+AC=C+ACH2),其中AC=O、AC=C和ACH2分別為氧化纖維中C=O、C=C和CH2三種官能團的紅外吸光度,通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獲得,C=O、C=C分別為氧化反應和脫氫反應的生成物官能團,CH2為發生氧化反應的反應物官能團和脫氫反應的反應物官能團的總和。
3.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丙烯腈共聚纖維為濕紡法或干噴濕紡法紡制,纖維絲束為1~320K。
4.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丙烯腈共聚纖維中質量分數在10%以下的一種或多種共聚物為:衣康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烯丙基氯、α-氯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羥烷基丙烯腈、羥烷基丙烯酸及其酯類、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二丙酮丙烯酰胺、甲基丙烯基丙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化工大學,未經北京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182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