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抑制鏈球菌的中草藥配方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0742.6 | 申請日: | 2013-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0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龔一富;王何瑜;張文青;章麗;童麗娟;趙群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36/8884;A61K36/86;A61K36/78;A61K36/756;A61K36/739;A61K36/736;A61K36/732;A61K36/73;A61K36/718;A61K36/716;A61K36/71;A61K3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曉明 |
| 地址: | 3152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抑制 鏈球菌 中草藥 配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配方,尤其是涉及一種抑制鏈球菌的中草藥配方。
背景技術
目前魚類鏈球菌病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疾病,它給世界水產養殖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鏈球菌屬中的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和海豚鏈球菌(Streptococcus?iniae)是引起魚病的主要致病菌。據估計,全球每年單因海豚鏈球菌病造成的魚類經濟損失已超過1.5億美元,鏈球菌已成為全球性主要魚類致病菌之一。鏈球菌可感染多種海、淡水養殖魚類?(如日本鲆、鰻、虹鱒、羅非魚、管籃子魚、鰤魚、牙鲆、平鮋、竹關魚、紅鰭東方純、鯛、銀鮭、單角革魨、褐籃子魚、大菱鲆、銀鮭等),同時還可在不同種魚類之間交叉傳播,還可因操作不慎隨傷口感染人類。因此,鏈球菌引起的魚類疾病,不僅對漁業生產造成危害,而且對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也構成威脅,應引起足夠重視。
鏈球菌所引起的魚病癥狀,因不同的種的魚類有所差異,如銀大麻哈魚為例,其外部主要癥狀為體色發黑,眼球突出,腹部膨脹,肛門擴張,鰓退色。有時鰭基部出血,內部主要癥狀為肝退色,腎腫大,脾多腫大,腸多充滿白色粘液或黃色積水。鏈球菌與弧菌混合感染癥,除上述癥狀外,外表還有一處或多處隆起或潰瘍,體表和內臟嚴重出血。鏈球菌病對牙鲆危害極大,在1991年日本,鏈球菌病所引起的牙鲆損失量達278噸,損失金額達6億日元;而在2004年我國廣東省陽西縣華南研究所羅非魚養殖場,發生鏈球菌危害的達到40%的養殖面積,有些池塘的羅非魚3-5天死亡率高達50%,2007年廣州地區也有不少地方發生此病,其中花都區、白云區、番禺區一些養殖戶損失非常慘重。
目前對該鏈球菌的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學藥品、抗生素或減活、滅活疫苗,其中主要以投放喂食抗生素為主要手段。但長期濫用藥物或抗生素會引起水環境污染,從而導致養殖環境惡化,生態平衡失調,并且細菌還會產生耐藥性,藥物殘留還對食用者構成潛在的威脅。而中草藥無抗藥性,無殘留,無環境污染,不引發藥源性疾病且抑菌殺菌效果明顯,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僅可以避免細菌耐藥性、毒素積累和環境污染,而且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的抑制鏈球菌的中草藥配方。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抑制鏈球菌的中草藥配方,包括石榴皮、兒茶、五味子、木瓜、烏梅、地榆、覆盆子、訶子肉、天南星、決明子、枯礬、鶴虱、虎仗片、紫花地丁、大黃、沒藥、甘草、連翹、龍膽草、魚腥草、艾葉、苦參片、榧子、白芷、白芍、黃連、公丁香、蛇麻子、白頭翁、蒼術、黃岑、威靈仙、郁金和黃柏中的至少一種。
該中草藥由以下原料和重量比組成:石榴皮、兒茶、五味子和烏梅按重量比1:1:2:2的比例混合而成。該配方組成的抑菌藥劑,抑菌效果最佳,其最小抑菌濃度MIC為2.34mg/ml。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一種抑制鏈球菌的中草藥配方,采用中草藥防治魚病,不僅可以避免細菌耐藥性、毒素積累和環境污染等問題,而且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具有天然、無毒無殘留、不產生耐藥性、價格低廉等優點,不會對人和動物造成毒副作用,并且制作工序簡單,容易操作,易于實現工廠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發明一種抑制鏈球菌的中草藥配方,下述34種中草藥對鏈球菌均具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首先石榴皮、兒茶和五味子對鏈球菌的體外抑菌作用最強,最小抑菌濃度(MIC)均達到了6.25mg/ml;其次是烏梅和木瓜對鏈球菌的抑菌作用較強,最小抑菌濃度(MIC)達到了12.5mg/ml,地榆對鏈球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為25mg/ml;覆盆子、訶子肉、天南星和決明子對鏈球菌的體外抑菌作用較弱,MIC為50mg/ml;枯礬、鶴虱、虎仗片、紫花地丁、大黃、沒藥、甘草、連翹、龍膽草、魚腥草、艾葉、苦參片、榧子、白芷、白芍、黃連、公丁香、蛇麻子、白頭翁、蒼術、黃岑、威靈仙、郁金和黃柏對鏈球菌的體外抑菌作用的MIC為100mg/ml。因此,可選用上述34種中草藥中的至少一種作為鏈球菌的抑制藥劑(單一一種藥劑或任意幾種的混合藥劑),具體見表1,
??表1?中草藥對鏈球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mg/ml)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074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