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排樁基坑支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0205.1 | 申請日: | 2013-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48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衛海;夏秀華;陳寶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鴻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楊曉玲 |
| 地址: | 21000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樁基 支護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多排樁基坑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支護結構包括外排擋土止水樁(1)、內排擋土樁(2)、中排擋土樁(3)、樁頂圈梁(4)、第一連接梁板(51)和第二連接梁板(52);其中,外排擋土止水樁(1)、中排擋土樁(3)和內排擋土樁(2)分別采用多個并排排列組成且豎向設置,在外排擋土止水樁(1)的頂部設有樁頂圈梁(4),將所有的外排樁連接成一個整體;在中排擋土樁(3)的頂部與對應的外排擋土止水樁(1)的腰部設置第一連接梁板(51)將所有的中排擋土樁(3)和對應的外排擋土止水樁(1)連接成整體;在內排擋土樁(2)的頂部與對應的中排擋土樁(3)的腰部設置有第二連接梁板(52),將所有內排擋土樁(2)與對應的中排擋土樁(3)連接成一個整體;位于兩排樁之間填有樁間加固土(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排樁基坑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外排擋土止水樁(1)、內排擋土樁(2)、中排擋土樁(3)的樁頂標高是外排樁高,內排樁低,中排樁處于二者之間,或某相鄰二排樁的樁頂標高一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排樁基坑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外排擋土止水樁(1)上,還包含有加筋(7)和加筋圍檁(8),加筋(7)橫向設置或與水平方向呈小于45度夾角,其一端伸入土中,另一端由加筋圍檁(8)固定在外排擋土止水樁(1)上。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排樁基坑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加筋(7)采用波形板、鋼管或型鋼。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排樁基坑支護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復合支護結構的施工方法是:
1)施工外排止水樁(11)、擋土樁(12)、中排擋土樁(3)、內排擋土樁(2),外排止水樁(11)采用攪拌樁或旋噴樁,擋土樁(12)采用鉆孔灌注樁、預應力管樁或H型鋼,重復以上的制作,直至形成所有止水樁、擋土樁;
2)對樁間土進行加固,形成樁間加固土(6);
3)開挖至外排擋土止水樁(1)的頂部,施工樁頂圈梁(4);
4)繼續開挖土方至第一層加筋(7)的預定標高,按照設計間隔將加筋(7)水平或與水平方向呈小于45度夾角的角度植入外排擋土止水樁(1)后面的土體;用加筋圍檁(8)將加筋(7)的一端與外排擋土止水樁(1)進行連接;
5)重復步驟4)繼續施工第二排、第三排的加筋(7)和相應加筋圍檁(8),直至達到第一連接梁板(51)的標高,施工第一連接梁板(51),將外排擋土止水樁(1)和中排擋土樁(3)連成一體;
6)繼續開挖剩余土方,施工第二連接梁板(52),將內排擋土樁(2)和中排擋土樁(3)連成一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鴻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鴻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020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