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9921.8 | 申請日: | 2013-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18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星;柳在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4 | 分類號: | G02F1/1334;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液晶 顯示裝置 | ||
1.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設置于所述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間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層,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層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的納米碳酸鈣、液晶及聚丙烯酸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層具體包括:
重量百分比在15%至25%的范圍內的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的納米碳酸鈣、重量百分比在30%至50%的范圍內的所述液晶及重量百分比在30%至50%的范圍內的所述聚丙烯酸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的納米碳酸鈣的粒徑在0.1納米至100納米的范圍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的納米碳酸鈣的粒徑在1納米至10納米的范圍內。
5.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
6.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相對設置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在所述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之間設置液晶層,所述液晶層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的納米碳酸鈣、液晶及丙烯酸酯;
對所述液晶層進行光輻照處理,形成聚合物分散液晶層,以制成液晶顯示面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層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
將重量百分比在15%至25%的范圍內的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的納米碳酸鈣、重量百分比在30%至50%的范圍內的所述液晶及重量百分比在30%至50%的范圍內的所述丙烯酸酯混合,并注入所述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之間,以形成所述液晶層。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的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包括:
將重量百分比在70%至80%的范圍內的無水乙醇、重量百分比在5%至10%的范圍內的偶聯劑以及重量百分比在10%至20%的范圍內的納米碳酸鈣混合后,置于室溫下攪拌30分鐘至1小時,制成混合液;
將重量百分比在75%至85%的范圍內的所述混合液以及重量百分比在15%至25%的范圍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單體混合后,置于80℃至100℃下攪拌30分鐘至1小時,形成混合物;
使用紫外光源對所述混合物進行輻照,其中,紫外輻照時間大于10分鐘,輻照劑量在0.8毫瓦每平方厘米至1毫瓦每平方厘米的范圍內,干燥后制得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的納米碳酸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
10.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液晶層進行光輻照處理包括:
使用紫外光源對所述液晶層進行輻照,其中,紫外輻照時間在5分鐘至10分鐘的范圍內,輻照劑量在0.8毫瓦每平方厘米至1毫瓦每平方厘米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992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