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調制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9608.4 | 申請日: | 2013-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4485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俊;戴博;陳澤為;李儒岳;張峻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7/36 | 分類號: | H04L27/36;H04L1/00;H04L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田紅娟;龍洪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制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調制處理方法、終端和基站,該方法包括:基站向終端發送高層配置信令,所述高層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是否支持高階正交幅度調制(QAM)調制方式,所述高階QAM調制方式為大于64QAM的調制方式。本發明調制處理方法、終端和基站,通過指示是否支持高階QAM的高層配置信令,在兼容現有無線傳輸網絡基礎上支持高階QAM調制,提高了數據峰值速率和頻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無線通信領域,尤其涉及無線通信系統中一種調制處理方法及終端和基站。
背景技術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由于無線衰落信道時變的特點,使得通信過程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一方面為了提高系統吞吐量,采用傳輸速率較高的高階調制和少冗余糾錯碼進行通信,這樣在無線衰落信道信噪比比較理想時系統吞吐量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當信道處于深衰落時則無法保障通信可靠穩定地進行,另一方面,為了保障通信的可靠性,采用傳輸速率較低的低階調制和大冗余糾錯碼進行通信,即在無線信道處于深衰落時保障通信可靠穩定的進行,然而當信道信噪比較高時,由于傳輸速率較低,制約了系統吞吐量的提高,從而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早期,人們對抗無線衰落信道的時變特性,只能采用加大發射機的發射功率,使用低階大冗余的調制編碼方法來保障系統在信道深衰落時的通信質量,還無暇考慮如何提高系統的吞吐量,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出現了可根據信道狀態自適應地調節其發射功率,調制編碼方式以及數據的幀長來克服信道的時變特性從而獲得最佳通信效果的技術,被稱為自適應編碼調制技術,屬于最典型的鏈路自適應技術。
在長期演進系統(LTE:Long Term Evolution)中,上行需要傳輸的控制信令有正確/錯誤應答消息(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以及反映下行物理信道狀態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的三種形式:信道質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預編碼矩陣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秩指示(RI:RankIndicator)。
CQI是用來衡量下行信道質量好壞的一個指標。在36-213協議中CQI用0~15的整數值來表示,分別代表了不同的CQI等級,不同CQI對應著各自的MCS(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調制編碼方案),見表1。CQI等級的選擇應遵循如下準則:
表1
上表1中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表示正交幅度調制,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表示正交相移鍵控,是一種數字調制方式。
所選擇的CQI等級,應使得該CQI所對應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傳輸塊在相應的MCS下的誤塊率不超過0.1。
基于在頻域和時域中的一個非限制檢測間隔,UE將獲得最高的CQI值,對應于每個在上行子幀n中上報的最大CQI值,CQI的序號范圍為1-15,并滿足如下條件,如果CQI序號1不滿足該條件,CQI序號為0:單一的一個PDSCH傳輸塊在被接收時錯誤率不超過0.1,PDSCH傳輸塊包含聯合信息:調制方式和傳輸塊大小,其對應于一個CQI序號以及占用的一組下行物理資源塊,即CQI參考資源。其中,該最高CQI值是指,在保證BLER(Block ErrorRatio,誤塊率)不大于0.1時的最大CQI值,有利于控制資源分配。一般來說,CQI值越小,占用的資源越多,BLER性能越好。
對應于一個CQI序號的具有傳輸塊大小和調制方式聯合信息,如果:根據相關傳輸塊大小,CQI參考資源中PDSCH傳輸的這些聯合信息能用信令通知,另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96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