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9159.3 | 申請日: | 2013-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38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辛勝利;孫淑英;孫明文;孫德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德森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6000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治理 植物 播種 方法 | ||
1.一種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其特征是:將露天礦剝離出來的地表土、淤積土、風沙土篩選挑出石塊,將人畜糞便、雜草經發酵制成有機肥,按60%-80%的土,20%-40%有機肥混合配置成營養土,營養土經過消毒殺菌,加水攪拌成植物播種基塊加工原料,按種植植物的需要制成直徑2-15cm球形和厚度2-15cm、直徑2-15cm圓塊形植物播種基塊,播種草的植物播種基塊,在加工制作過程中或播種前將選好的種子5-10粒播種在植物播種基塊的表層泥土里,播種喬灌木種子的植物播種基塊制有直徑0.5-2cm、深2-8cm滲水種植孔1-12個,播種前將1-2個滲水種植孔填滿營養土,孔內播種選好的種子2-3粒,其余的滲水種植孔起到滲水、蓄水的作用,播種時平緩地段耕寬10-35cm、深15-35cm種植溝,高坡地段挖直徑15-35cm、深15-35cm種植穴,用播種場地的地表土做植物播種基塊的基質土,沒有地表土的場地用營養土做基質土,播種時在植物播種基塊底部填5-15cm基質土,放入植物播種基塊,周圍填5-10cm基質土,種草的植物播種基塊播種間隔距離20-30cm、行距30-60cm,喬灌木的植物播種基塊播種間隔距離30-100cm、行距100-200cm,植物播種基塊播種好后,用土填好溝,修好渠、穴,播種草種子:第一年澆灌2-3遍,第二年澆灌1-2遍,二年后草的根系發育成熟,能在正常的氣候環境下繁育、生長,播種喬灌木種子:第一年澆灌3-4遍、鋤草1-2遍,第二年澆灌2-3遍、鋤草1-2遍,留壯除弱,間苗一次,施肥一次,第三年澆灌1-3遍、鋤草1-2遍,施肥一次,三年后苗木根系枝冠得到較好的發育生長,苗木自身的抗寒、抗旱、抗病力增強,以后每年進行1-2遍澆灌、鋤草、松土,即可生長成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其特征是:植物播種基塊是將土、肥、種子組合成一體,種植場地的表土、優質土填在植物播種基塊的底部和周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德森,未經孫德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915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泡沫玻璃發泡窯的進窯機
- 下一篇:迷你隱形仿生塵霾過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