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灰巖高效侵蝕放線菌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8611.4 | 申請日: | 2013-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31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池;王廣林;王麗;張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09K17/14;C12R1/465;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興天 |
| 地址: | 21003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灰巖 高效 侵蝕 放線菌 一氧化碳 霉菌 nl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灰巖高效侵蝕放線菌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Streptomyces?thermocarboxydus)NL-1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客土噴播技術是將植物種子和生長基質材料的混合物均勻、高壓噴播在巖土坡面上的綠化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針對巖石等硬質邊坡研發的一種綠化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水利、公路、鐵路等工程的坡面綠化中。但是,該技術針對于巖坡實現綠化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巖面上有植物賴以持續生長的種植基質;二是種植基質能長久固定在巖面上,抗風吹、暴雨和流水的沖蝕。然而在實際工程中,目前的客土噴播技術,難以解決上述兩個技術難題,噴播基質難以長久的維持在巖石坡面上,使得這一技術的利用受到很多的限制。顯然噴播基質已經成為巖石邊坡客土噴播技術的核心內容,這種基質不僅要求提供適宜護坡植被生長的土壤性質,還要求具有粘著在巖石坡面上的粘結功能,與坡面實現完全長久的融合。
巖石侵蝕微生物菌群能加速巖石的土壤化進程,快速形成適應植物生存所需的土壤,模擬自然生態環境,促進巖石侵蝕成土的演替,為植物生長源源不斷地提供營養成分。在巖石侵蝕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在巖體和噴播基質間形成了一個界面——生育基盤。這種生育基盤,既解決了巖面上植物賴以持續生長的種植基質問題(包括提供營養元素),也解決了種植基質能永久固定在巖面,實現巖面和種植基質的融合,促進了種植基質和巖石的物質循環。顯然,篩選高效巖石侵蝕微生物菌株是客土噴播覆綠技術長期維持和廣泛應用的關鍵。目前,國內針對不同巖石,篩選適宜的高效巖石侵蝕微生物菌株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石灰巖高效侵蝕放線菌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為巖石高效侵蝕微生物菌庫的建立提供菌種支持。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石灰巖高效侵蝕放線菌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的應用。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石灰巖高效侵蝕放線菌,其分類命名為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Streptomyces?thermocarboxydus)NL-1,已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CCTCC?NO:M?2012460,保藏日期:2012年11月19日;保藏單位地址:中國武漢武漢大學。
所述的石灰巖高效侵蝕放線菌在侵蝕巖石中的應用。
所述的巖石為石灰巖石。
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是從南京市幕府山裸露巖壁(其為石灰巖,主要由CaCO3組成,富含Ca)表面篩選獲得的,能加速石灰巖石中Ca、Mg等元素釋放。
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菌株主要生物學特征:在改良的高氏一號固體培養基28℃條件下培養,菌絲體深入培養基內,孢子絲成鏈狀,孢子直行,中長,成橢圓形,表面凹凸不平。
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菌株16S?rDNA基因序列,見SEQ?ID?NO.1所示。將所測16S?rDNA序列與GenBank數據庫中的序列進行BLAST比對。結果表明,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菌株與Streptomyces?thermocarboxydus的相似度為99%。結合形態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鑒定為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Streptomyces?thermocarboxydus)NL-1。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篩選出的高效侵蝕巖石放線菌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對石灰巖均有很強的侵蝕能力,能促進巖石中Ca等主要離子的釋放,加速石灰巖侵蝕成土;能降低噴播基質容重,增強噴播基質的抗沖性和抗剪性,具有很好的應用開發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幕府山裸露巖壁上的采樣菌落圖;
圖2是改良的高氏一號固體培養基上的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菌落圖;
圖3是嗜熱一氧化碳鏈霉菌NL-1發酵培養15d,加菌發酵液與不加菌對照的可溶性Ca、Mg的比較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菌株的獲得和鑒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大學,未經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86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