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充電插座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8473.X | 申請日: | 2013-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6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佐佐木晴英;加藤義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海理化電機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H01R13/46 | 分類號: | H01R13/46;H01R24/58;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胡艷 |
| 地址: | 日本愛知縣丹羽***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電 插座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供電插頭的充電插座。
背景技術
近年,從提高人們對環境問題認識的角度,作為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的車輛,例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等越來越普及。以這些車輛為例,電池的充電通過將設于從充電設備延伸出的充電電纜的頂端的供電插頭連接在設于車輛的充電插座上,并將電源開關接通來實施。日本特開平9-161898號公報記載了這種充電系統中的電動汽車的充電用連接器。
充電插座被電氣連接在車輛內部的車身連接器上。日本特開2010-166756號公報記載了將充電插座經由線束連接在車身連接器上。該車身連接器經由另外的線束連接在電池等車載電氣裝置上。
在日本特開2010-166756號公報所記載的構造中,由于在充電插座以及車身連接器之間、車身連接器以及車載電氣裝置之間均需要設置線束,所以使用的線束的個數變多。其結果,線束構造變得復雜化,使得線束的連接作業也變得費事。進一步,在將充電插座向車身組裝時會受到線束的影響,使得充電插座的組裝作業也變得繁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簡化充電插座以及車載電氣裝置之間的配線構造的充電插座。
本發明的一個形態提供一種充電插座,能夠連接對車輛的電池進行充電的供電插頭。充電插座具備:連接所述供電插頭的供電插頭嵌合部;以及車身連接器嵌合部,一體設置在所述供電插頭嵌合部上,并且連接從所述電池延伸出的車身連接器。所述充電插座具有能夠將所述車身連接器直接連接在所述車身連接器嵌合部上的直接連結型連接器構造。
基于本發明,能夠簡化充電插座以及車載電氣裝置之間的配線構造。
附圖說明
圖1是立體圖,其概略地表示一個實施方式的充電插座以及供電插頭的外觀。
圖2是立體圖,其表示充電插座的車身連接器嵌合部與車身連接器的連接構造。
圖3是立體圖,其表示將充電插座的供電插頭嵌合部和車身連接器嵌合部分開的狀態。
圖4是充電插座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沿圖4的Ⅱ-Ⅱ線的剖視圖。
圖6是剖視圖,其表示將車身連接器連接在圖5的車身連接器嵌合部上的狀態。
圖7是端子的密封部分的水平剖視圖。
圖8是端子的密封部分的縱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1~圖8,對充電插座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在車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的車身1上設置有可通過蓋2進行開閉的充電口3。在充電口3的面板部4上設置有能夠連接供電插頭5的充電插座6。充電插座6包含插座主體7,在該插座主體7的正面,設置有作為供電插頭5的連接部位的大致筒狀的供電插頭嵌合部8。
在供電插頭嵌合部8上貫穿設置有多個端子插入孔9~13,這些端子插入孔用于插入供電插頭5的多個插頭側端子。插頭側端子包含一對電源線端子、一個接地線端子、以及一對信號線端子。端子插入孔9~13通過各自獨立的大致圓筒狀的凹模而形成。在本例中,與供電插頭5的插頭側端子相對應,端子插入孔9~13具有一對電源線用的端子插入孔(9、10)、1個接地線用的端子插入孔11、和一對信號線用的端子插入孔(12、13)。
在充電插座6的徑向外側,設置有用于鎖閉供電插頭5的無底且近似筒狀的鎖閉組件14。在將供電插頭5連接在充電插座6上時,將設于供電插頭5上的轉動式的鎖桿15的頂端的爪部16扣掛在形成于鎖閉組件14的外周面上部的桿卡止突起17上,由此將插入到充電插座6中的供電插頭5以連接狀態進行保持。
如圖2所示,在插座主體7的背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供電插頭嵌合部8的背面)上設置有作為車身連接器18的連接部位的車身連接器嵌合部21。
也就是說,充電插座6具有將從設于車身1內部的電池(車載電氣裝置)延伸出的車身連接器18直接連接在車身連接器嵌合部21上的直接連結型連接器構造。車身連接器18具有電源線用內孔連接器(female?connector)19、和接地/信號線用內孔連接器20。車身連接器嵌合部21具有連接電源線用內孔連接器19的第1車身連接器嵌合部22、和連接接地/信號線用內孔連接器20的第2車身連接器嵌合部23。在第1車身連接器嵌合部22中形成有可插入內孔連接器19的連接器插入孔24。在第2車身連接器嵌合部23中形成有可插入內孔連接器20的連接器插入孔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海理化電機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東海理化電機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847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