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定電子線路板的臺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8207.7 | 申請日: | 2013-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5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覃早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協力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J3/407 | 分類號: | B41J3/4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 |
| 地址: | 211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定 電子 線路板 臺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制程行業,具體涉及一種固定電子線路板的臺面裝置,應用于電子線路板的文字噴印機,用于對軟硬線路板的固定。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電子線路板的固定臺面主要分為2類:1.傳統的夾具臺面;2.吸氣臺面
1、夾具臺面。利用氣缸組合成上下,前后移動的夾具,再輔以氣爪來夾住線路板,從而達到固定線路板的目的。其缺點是對于薄板和軟板不能很好的固定,因為在板子本身很薄的前提下,如果還是用夾具去抓取的話,很容易損壞板子或造成板子板彎板翹。
2、吸氣臺面。現在吸氣臺面的主流方向是利用毛細孔技術來達到更大的吸力,從而更好的吸附線路板,主要是采用特殊材質例如陶瓷等來澆鑄臺面,再輔以吸氣泵,從而產生吸氣來固定線路板。其缺點是本身毛細孔容易因吸附灰層或油墨造成堵塞,從而喪失吸氣功能,另外如果用陶瓷等來澆鑄的話,表面很粗糙,很容易刮傷線路板。在對于厚板,有異常板彎板翹的情況下,還是不能很好的吸附板子。
現有的文字噴印機在噴印過程中,由于線路板固定不穩,往往造成文字偏移,在不能克服板彎板翹的情況下,已經嚴重影響到噴印質量及效率。提供一種能夠快捷方便,并且能兼容固定軟硬板的臺面是市場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快捷方便,并且能兼容固定軟硬板的固定電子線路板的臺面裝置。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固定電子線路板的臺面裝置,包括一種固定電子線路板的臺面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氣缸夾具2和臺面本體5,所述臺面本體5的邊緣設有固定氣缸夾具2;所述臺面本體5包括工作臺面64、吸盤隔板66、吸盤底板67和負壓集中器68,吸盤隔板66位于工作臺面64和吸盤底板67之間,并在工作臺面64和吸盤底板67形成負壓腔,吸盤底板67上設有連接負壓裝置的負壓集中器68。固定氣缸夾具2設置在工作臺面64的至少一個邊緣處。
所述臺面本體5上設有吸氣孔。
所述臺面本體5上設有微孔層1。
所述微孔層1包括濾布或宣紙62。
所述微孔層1還包括覆蓋在濾布或宣紙62上的微孔保護板61。
所述移動氣缸夾具3包括滑動座30、升降夾具頭31、夾緊氣缸32和前后推動氣缸33,所述夾緊氣缸32設置在滑動座30底部,夾緊氣缸32一端連接有前后推動氣缸33,夾緊氣缸32的活塞桿連接升降夾具頭31。
所述固定氣缸夾具2包括薄型氣缸65和連接薄型氣缸65的壓合頭
所述工作臺面64上設有壓合在固定氣缸夾具2上的壓條63。
所述還包括移動氣缸夾具3和臺面本體5上開設的移動槽4,移動槽4內活動連接移動氣缸夾具3;固定氣缸夾具2包括薄型氣缸65和連接薄型氣缸65的壓合頭。
所述吸盤隔板66上設有負壓腔凹臺614和負壓分散孔613。負壓腔凹臺614用于在工作臺面64和吸盤底板67形成負壓腔。
臺面既包括夾具又含有吸氣臺面的功能。夾具功能,是利用氣動氣缸實現夾具前后及上下移動。吸氣功能,是利用臺面上近萬個吸氣孔,以及宣紙和濾布實現了毛細孔吸氣技術,其氣體來源是真空吸氣泵。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臺面上有近萬個均勻小孔用來吸氣,臺面左側和上側均勻排布氣缸式夾具,可以實現上下移動夾具,用來固定線路板。右側在臺面的中間排布有2個可移動的氣缸夾具,可以實現上下,前后移動夾具,并可以根據線路板的大小,左右移動。為克服臺面光有小孔并不能產生很好的吸力的弊端,在鋁制臺面上鋪有一張宣紙,利用宣紙的密度實現了毛細孔技術,從而產生了很好的吸力。在宣紙上增加了微孔保護板,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宣紙的使用壽命。
用此臺面就很好的客服了傳統的毛細孔吸氣臺面易堵和容易擦傷板子的弊端,在臺面吸附灰塵后,只需要簡單的更換一張宣紙或網布,也客服了傳統的夾具臺面不能使用于軟板和薄板的弊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固定電子線路板的臺面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圖1中沿A—A方向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移動氣缸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固定電子線路板的臺面裝置的立體爆炸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協力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協力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82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