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蘇丹紅Ⅰ分子印跡固相萃取填料、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7358.0 | 申請日: | 2013-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58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小燕;黃春梅;雷福厚;李梅;蘇曉濛;劉敏;李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81 | 分類號: | B01J20/281;B01J20/30;G01N30/02;G01N30/60;C08F220/56;C08F2/44;C08J9/28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楊立華 |
| 地址: | 530008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蘇丹 分子 印跡 萃取 填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蘇丹紅Ⅰ分子印跡固相萃取填料、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蘇丹紅為親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與Ⅳ4種常見類型,是一類合成型偶氮工業染料,主要用于油彩、地板蠟、鞋油、機油、汽油等化工產品的著色。研究表明,蘇丹紅在人體及動物體內還原酶的作用下生成相應的胺類與萘酚類等物質,其中苯胺對人體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會誘發肝臟細胞的基因發生變異,增加人類患癌癥的危險性;萘酚也具有致癌、致畸、致敏、致突變的潛在毒性,對眼睛、皮膚、粘膜都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收可引起出血性腎炎。早在1996年,中國、歐盟等國家已禁止將蘇丹紅作為食品添加劑。
蘇丹紅Ⅰ,化學名是1-苯基偶氮-2-萘酚,分子式為C16H12N2O,相對分子量為248.28。由于蘇丹紅Ⅰ顏色鮮艷、不易褪色,用于食品染色后,能引起人的食欲。因此,一些不法食品企業把蘇丹紅Ⅰ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來使用,常見的食品有:辣椒油、辣椒粉、紅茶、紅豆腐、紅心雞蛋和鴨蛋等。近幾年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涉紅事件的主要代表即為蘇丹紅Ⅰ。
在食品有害物質殘留檢測中,樣品前處理過程對分析結果的確準性、可靠性至關重要。固相萃取(SolidPhase?Extraction,簡稱SPE)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其結合了液固萃取和柱液相色譜技術的優點,主要用于樣品的分離、純化和富集,能更有效地將待測組分與樣品基體或干擾物質分離,減少樣品前處理步驟,具有使用有機溶劑量少,操作簡單、快速、分離效率高等優勢。SPE在食品有害物質殘留檢測中已被廣泛應用,成為食品樣品分離純化的重要技術。
常規固相萃取柱的裝填材料主要有鍵合硅膠固相萃取材料、無機基質固相萃取材料和有機聚合物固相萃取材料,它們分離選擇性不高。分子印跡固相萃取(Molecularly?Imprinted?SolidPhase?Extraction,MISPE)利用分子印跡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MIP)的特異選擇性吸附機理制備SPE填料,由于MIP對模板分子具有特異選擇性和親合性,而且其受酸、堿、有機溶劑和加熱等環境因素影響很小,可以克服食品樣品體系復雜、預處理程序煩瑣等不利因素,實現復雜食品樣品基體中低濃度目標物的分離富集,提高SPE的凈化效果及分析檢測方法的靈敏度。
目前分子印跡技術所用交聯劑(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TRIM)等)多為直鏈型分子,種類較單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蘇丹紅Ⅰ分子印跡固相萃取填料及其制備方法,以方便實現對蘇丹紅Ⅰ進行特異性、選擇性分離和富集。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蘇丹紅Ⅰ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備方法,以方便實現對食品中的蘇丹紅Ⅰ進行特異性吸附、選擇性分離純化和富集,并能結合高效液相色譜法實現食品中微量蘇丹紅Ⅰ的快速、高效的分離檢測,利于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推廣和應用。
本發明要解決的再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蘇丹紅Ⅰ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柱在選擇性分離、純化和富集食品樣品中蘇丹紅Ⅰ方面的應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蘇丹紅Ⅰ分子印跡固相萃取填料,以蘇丹紅Ⅰ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為功能單體、馬來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為交聯劑、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劑制備。
蘇丹紅Ⅰ分子印跡固相萃取填料是由原料蘇丹紅Ⅰ、丙烯酰胺、馬來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偶氮二異丁腈按投料量比0.1~1mmol:2~20mmol:1~10mmol:0.15~1.5g制成的分子印跡聚合物微粒。
分子印跡聚合物微粒的平均粒徑為165~180μm。
蘇丹紅Ⅰ分子印跡固相萃取填料的制備方法,以蘇丹紅Ⅰ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為功能單體、馬來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為交聯劑、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劑,按投料量比0.1~1mmol:2~20mmol:1~10mmol:0.15~1.5g發生聚合反應,再洗脫除去模板分子蘇丹紅Ⅰ得到分子印跡聚合物微粒。
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民族大學,未經廣西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73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磨機筒體襯板的緊固裝置
- 下一篇:碳包覆凹凸棒黏土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