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通訊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17066.7 | 申請日: | 2013-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41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郭章緯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訊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通訊模組。
背景技術
光通訊模組一般包括透鏡單元、跨接器(Jumper)和光電轉換單元,跨接器用來固定光纖并與透鏡單元進行光耦合,透鏡單元具有光纖側透鏡和基板側透鏡(基板為光電轉換單元的一部份)。光纖輸出的訊號經光纖側透鏡、基板側透鏡被光電轉換單元接收,光電轉換單元發出的光訊號經基板側透鏡、光纖側透鏡進入光纖傳輸。
為了與透鏡單元相匹配,跨接器需要設置容納光纖的容置孔,由于透鏡單元上的透鏡之間的距離較小,使得跨接器的設計具有較大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不需要跨接器的光通訊模組。
一種光通訊模組,包括透鏡單元和光電轉換單元,所述光電轉換單元包括基板,所述透鏡單元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透鏡單元朝向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具有透鏡,所述透鏡的光軸垂直所述基板,所述透鏡單元具有盲孔,所述盲孔的中心軸平行所述基板且與所述透鏡的光軸相交,所述盲孔用來容納光纖。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施例的光通訊模組的透鏡單元上具有容納光纖的盲孔,使得省略跨接器也可以實現光纖與透鏡單元的正常耦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光通訊模組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II-II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通訊模組10包括透鏡單元11、光電轉換單元12和光纖13,透鏡單元11用來耦合光電轉換單元12和光纖13以實現光通訊。
透鏡單元11具有復數相互平行的盲孔110、復數光軸平行的透鏡111和一個反射面112,盲孔110的數量與透鏡111的數量相同以使一個盲孔110對應一個透鏡111。盲孔110用來收容光纖13且盲孔110的中心軸與透鏡111的光軸垂直相交于反射面112上,反射面112與盲孔110的中心軸、透鏡111的光軸之間均具有45度的夾角。
光電轉換單元12包括光電組件120和基板121,光電組件120包括設置在基板121上的發光組件和光接收組件,發光組件可以為發光二極管或激光二極管,光接收組件可以為光電檢測器。基板121可以為電路板,例如,硬質電路板或軟性電路板,硬質電路板的材料可以為陶瓷。
透鏡單元11采用機械方式固定在基板121上,例如,在透鏡單元11與基板121之間涂布膠水或膠帶等粘性介質以使透鏡單元11能夠固定在基板121上。透鏡單元11具有朝向基板121的第一表面11a、背向基板121的第二表面11b以及與第一表面11a和第二表面11b相連的第三表面11c且第三表面11c基本垂直基板121,第一表面11a和第二表面11b基本平行基板121。其中,盲孔110位于第三表面11c上且長度方向基本平行基板121,透鏡111位于第一表面11a上且光軸基本垂直基板121,反射面112由第二表面11b向第一表面11a凹陷而成,反射面112與基板121之間的夾角同樣為45度。
光電組件120的發光組件發出的光線經透鏡111入射到反射面112上,被反射面112反射后進入光纖13傳輸;根據光路可逆原理,從光纖13出射的光線入射到反射面112上,被反射面112反射進入透鏡111,從透鏡111出射后入射到光電組件120的光接收組件上。
本實施例光通訊模組10的透鏡單元11上具有容納光纖13的盲孔110,光纖13直接耦合在透鏡單元11上,從而使得省略跨接器也可以實現光纖13與透鏡單元11的正常耦合。
可以理解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在本發明精神內做其它變化等用在本發明的設計,只要其不偏離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均可。這些依據本發明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70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