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屬搪瓷傳熱元件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6433.1 | 申請日: | 2013-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3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郭宏新;楊峻;詹岳;嚴勵;陳軍;黃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圣諾熱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19/02 | 分類號: | F28F19/02;C03C8/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陳靜 |
| 地址: | 21000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搪瓷 傳熱 元件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金屬搪瓷傳熱元件,包括傳熱元件及敷設在傳熱元件表面的金屬搪瓷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搪瓷層為防腐柔性金屬搪瓷層,該防腐柔性金屬搪瓷層含有金屬元素Ti、Cu、Co、Mg、Mo,各金屬元素重量百分比為:Ti?0.01~0.1%、Cu?0.1~0.2%、Co?0.2~0.5%、Mg?0.1~0.5%、Mo?0.01~0.0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搪瓷傳熱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熱元件為換熱管,該換熱管表面敷設有金屬搪瓷層,所述金屬搪瓷層為防腐柔性金屬搪瓷層,該防腐柔性金屬搪瓷層含有金屬元素Ti、Cu、Co、Mg、Mo,各金屬元素重量百分比為:Ti?0.01~0.1%、Cu?0.1~0.2%、Co?0.2~0.5%、Mg?0.1~0.5%、Mo?0.01~0.0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金屬搪瓷傳熱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金屬搪瓷層采用柔性金屬搪瓷料多次噴涂或浸涂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搪瓷傳熱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金屬搪瓷料由以下方法制備:在普通搪瓷料的基礎上添加金屬元素Ti、Cu、Co、Mg、Mo,其中Ti金屬粒子為10~200納米,同時添加環氧樹脂及不飽和樹脂,以及醇或酮溶劑,充分混合,達到25℃下粘度為福特杯30~40s。
5.一種制作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金屬搪瓷傳熱元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在所述傳熱元件表面,在環境溫度12~45℃下噴涂柔性金屬搪瓷料層3~4遍,每一遍之間間隔6~10小時,每一遍搪瓷料層厚度為0.1~0.15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金屬搪瓷傳熱元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噴涂所述傳熱元件的外表面時,噴射壓力為0.3~0.6MPa,噴射流量為0.3~1.0ml/s。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金屬搪瓷傳熱元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熱元件為換熱管,將噴頭導入所述換熱管內,對換熱管的內表面進行噴涂,相應的噴射壓力為0.1~0.4MPa,噴射流量為0.1~0.5ml/s。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金屬搪瓷傳熱元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熱元件為換熱管,將柔性金屬搪瓷料灌裝于換熱管內,灌裝量大于換熱管內容積的1/3,傾覆或水平旋轉換熱管1~3周,當換熱管內表面全部浸潤后,立即排出柔性金屬搪瓷料。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噴涂柔性金屬搪瓷層后,將傳熱元件置于環境溫度80℃中,每一遍噴涂之間間隔為50~60min;或者在噴涂柔性金屬搪瓷層后,將傳熱元件置于環境溫度100℃中,每一遍噴涂之間間隔為30~40min;或者在噴涂柔性金屬搪瓷層后,將傳熱元件置于環境溫度120℃中,每一遍噴涂之間間隔為20~30min。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噴涂柔性金屬搪瓷層后,將傳熱元件置于環境溫度80℃中,每一遍噴涂之間間隔為50~60min;或者在噴涂柔性金屬搪瓷層后,將傳熱元件置于環境溫度100℃中,每一遍噴涂之間間隔為30~40min;或者在噴涂柔性金屬搪瓷層后,將傳熱元件置于環境溫度120℃中,每一遍噴涂之間間隔為20~3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圣諾熱管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圣諾熱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643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提拉式生物標本展示容器
- 下一篇:一種冶煉簾線鋼的方法和一種連鑄簾線鋼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