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基雙島結構石英梁諧振式微壓力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6227.0 | 申請日: | 2013-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52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玉龍;程榮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L1/10 | 分類號: | G01L1/10;G01L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賀建斌 |
| 地址: | 71004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硅基雙島 結構 石英 諧振 式微 壓力傳感器 | ||
1.一種硅基雙島結構石英梁諧振式微壓力傳感器,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殼體(1)的空腔與殼體(1)上底部的壓力孔(9)連通,壓力孔(9)與大氣相通,殼體(1)空腔內配置有傳感器芯片和兩個電極引腳(10),傳感器芯片由上至下依次是石英梁(5)、硅基底(7)和玻璃基底(8),玻璃基底(8)與殼體(1)的空腔底部用環氧樹脂膠粘接,并且玻璃基底(8)的進氣孔(8-3)與壓力孔(9)對正,硅基底(7)與玻璃基底(8)通過粘接或靜電鍵合封接在一起,石英梁(5)兩端基座粘接在硅基底(7)對應的凸臺上,石英梁(5)基座上的壓焊塊(5-5)、(5-6)和兩電極引腳(10)通過超聲熱壓焊用金絲(6)連接在一起,壓環(3)和殼體(1)上部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一起,連接處設有彈性密封圈(2),壓環(3)上的螺紋孔(4)與殼體(1)的空腔相連通;
所述的硅基底(7)正面經過ICP刻蝕形成“工”字型凹槽(7-3)和兩個相同的第一矩形凹槽(7-4)、第二矩形凹槽(7-5),正面未被刻蝕區域形成了兩個矩形粘接凸臺(7-1)和(7-2),第一矩形粘接凸臺(7-1)上制作了第一對準標記(7-6)和第二對準標記(7-7),第二矩形粘接凸臺(7-2)上制作了第三對準標記(7-8)和第四對準標記(7-9),硅基底(7)的背面腐蝕凹腔形成第一硅島(7-10)和第二硅島(7-11),經正面和背面腐蝕后,硅基底(7)上的“工”字型凹槽(7-3)所對應的區域即構成壓力敏感膜(7-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基雙島結構石英梁諧振式微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英梁(5)由兩端的基座(5-1)、(5-2)和中間腐蝕了矩形凹槽的兩根單梁(5-3)、(5-4)構成,第一基座(5-1)上表面覆蓋有第一壓焊塊(5-5),第二基座(5-2)上表面覆蓋有第二壓焊塊(5-6),第一單梁(5-3)和第二單梁(5-4)的四周均覆蓋有電極,并且電極分別與第一壓焊塊(5-5)和第二壓焊塊(5-6)連通,第一基座(5-1)、第二基座(5-2)、第一單梁(5-3)和第二單梁(5-4)的材料均為石英晶體,第一壓焊塊(5-5)、第二壓焊塊(5-6)以及電極的材料為均為金或銀,石英梁(5)的厚度為80~200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基雙島結構石英梁諧振式微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型凹槽(7-3)和兩個矩形凹槽(7-4)、(7-5)的刻蝕深度為60~100μm,且刻蝕深度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基雙島結構石英梁諧振式微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敏感膜(7-12)的厚度為30~60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基雙島結構石英梁諧振式微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個對準標記(7-6)、(7-7)、(7-8)和(7-9)尺寸相同,寬度為15~40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基雙島結構石英梁諧振式微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基底(8)中心加工了一進氣孔(8-3),直徑為φ0.5mm~φ1mm,正面刻蝕了兩個方形凹槽(8-1)、(8-2),分別與硅基底(7)上的兩個硅島(7-10)、(7-11)對正,兩個凹槽尺寸相同,刻蝕深度為30~5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62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