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N元流體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6049.1 | 申請日: | 2013-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52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德國 |
| 主分類號: | F04D29/04 | 分類號: | F04D29/04;F04D29/10;F04D2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401 廣東省中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體 | ||
1.一種N元流體機,包括轉軸7,轉軸伸入機殼5的間隙處設有軸封12.2,轉軸7上設有轉輪6、轉輪內設導流器,轉輪用軸銷6b、軸蓋6f、螺栓6j固定,螺栓6j設有螺栓蓋6c,螺栓蓋6c設有螺栓6d與螺栓6j中心內螺紋連接,所述的轉輪6的特征在于:轉輪的后側板6.6采用壓制、鑄造、焊接工藝時,后側板6.6既是葉片6a的安裝板,又是介質導流器,后側板與導流器分體的,導流器為6.3、6.4錐形,為6.5流線弧形,所述的軸蓋6f其特征在于:軸蓋6f與轉輪后側板6.6軸套配合處直徑一致,軸蓋與介質相迎面為流線弧形和錐形,轉輪6與集流器配合間隙3.1設密封器16或通過精加工實現間隙3.1緊密配合,集流器4.1通過連接管19、法蘭17與機殼5連接或集流器4.1直接與機殼5連接,機殼上設電機10,聯軸器9、軸承座8、電機10軸向位置通過調節螺栓22、23進行調節,雙吸單出機組,左右兩個集流器4.1內分別設有導流器6.5、左右兩個轉輪25、26,分別用密封器16.3、16.4密封,轉軸伸入、伸出機殼處分別用軸封12.4、12.5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軸封12.2,其特征在于該軸封根據介質不同,采用迷宮型軸封12.1或采用N級降壓減流型密封器12.3密封,當采用橡膠密封圈密封時,包括有密封座12、密封圈13、密封蓋板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器4.1與轉輪前側板6.2的配合間隙3.1密封器16,其特征在于密封器16是N級降壓減流齒形密封器,根據工作介質不同,也可選用迷官型密封器16.1密封,N級降壓減流器密封器16、迷官型密封器16.1,根據工藝條件,與轉輪前側板6.2、集流器4.1可以采用焊接固定,也可以采用法蘭固定,有條件的,還可以采用與集流器4.1、轉輪前側板6.2一體鑄造,作為集流器4.1與轉輪前側板6.2的配合間隙3.1的密封方案,可以通過對集流器4.1的外徑和轉輪前側板6.2的內徑進行精加工實現緊密配合,間隙大的,可以在集流器4.1外徑加焊法蘭4.2,并對法蘭4.2外徑、轉輪前側板6.2內徑進行精加工實現緊密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器4.1,通過連接管19、法蘭18與機殼5連接固定,根據工藝條件,集流器4.1也可以直接與機殼5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輪6,其特征在于根據用途不同,可直接安裝于電機10的軸上,通過調節螺栓22實現對轉輪在機殼5內的軸向位置調節,大型機組轉輪6與軸承座轉軸7固定,電動機10的動力通過聯軸器9傳遞,轉輪6的軸向位置通過聯合調節軸承座調節螺栓23、電機調節螺栓22實現軸向位置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德國,未經李德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604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小區智能停車系統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道路安全運輸預警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