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等三面錐封裝內置巡日轉動機構的光伏組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5734.2 | 申請日: | 2013-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2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馬恩高;張偉峰;張濤;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嘉興工程中心;嘉興乾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3/12 | 分類號: | G05D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霽明 |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面錐 封裝 內置 轉動 機構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等三面錐封裝內置巡日轉動機構的光伏組件,屬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當今能源短缺的現狀下,各國都加緊了發展光伏的步伐。隨著國內光伏產業規模逐步擴大、技術逐步提升,光伏發電成本會逐步下降,未來國內光伏裝機容量將大幅增加。我國已將新能源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產業,擬加大對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新能源產業投資,以減少經濟對石化能源依賴和降低碳排放。未來五到十年我國光伏發電有望規模化發展。?
光伏組件在整個光伏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幾年來對組件改進很少。現有太陽能光伏發電組件主要用于:1、固定式光伏系統;2、跟蹤式光伏系統。固定式結構簡潔,但系統效率低。跟蹤式系統效率高,但目前的跟蹤系統采用多塊組件整體轉動,存在重量重、轉動空間大等缺陷,無法用于屋頂光伏系統及光伏建筑一體化,而屋頂光伏系統卻是光伏應用市場中的重中之重。等三面錐封裝組件能有效增加電池片受光面積,有效的改進組件實際光電轉換效率,但需要配跟蹤系統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如何擴大等三面錐封裝組件在屋頂光伏系統的應用。這一個改變將對光伏產品的升級換代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傳統光伏組件在跟蹤系統中需要外部支架帶動若干整塊組件轉動,存在轉動空間大,安裝不便等缺陷,而提供一種等三面錐封裝內置巡日轉動機構的光伏組件,它在對太陽光實時跟蹤且光伏組件外圍框架不運動時,僅僅是內部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作小幅轉動,大大縮小系統運動空間,最大限度提高系統光電轉換效率,同時保留了固定式系統的便捷性。?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它主要包括:若干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鋁合金框架,下傳動連接軸,上傳動連接軸,傳動桿,連桿;所述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的兩端分別安裝有一根下轉動連接軸和一根上轉動連接軸,若干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通過各自的下轉動連接軸和上轉動連接軸以及軸套座安裝在長方形的鋁合金框架上;所述的下轉動連接軸一端部通過一傳動桿和連桿連接在一起,所述連桿通過一外部小型減速器與可實現太陽光跟蹤的跟蹤組件電機相連接,可實現太陽光的跟蹤。?
所述的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1主要有若干等三面錐封裝組件按照預先設定的安裝孔位交叉排列在一支架底板上面;所述的等三面錐封裝組件為一種156或125三角形的單晶硅或多晶硅的切割電池片通過無框結構滴膠電池板封裝而成。?
所述所述的鋁合金框架為一可直接安裝的在地面或屋頂支架上的長方形框架;所述的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固定有所述下轉動連接軸和上轉動連接軸,所述的軸套座中間安裝有固定下轉動連接軸和上轉動連接軸的自潤滑軸套。所述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的下轉動連接軸和上轉動連接軸分別通過各自的軸套座安裝固定在長方形的鋁合金框架上。?
所述的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分別設有一個正極和一個負極并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組件;所述下轉動連接軸的一端通過鍵或螺栓固定連接有傳動桿,該傳動桿的另一端通過螺栓銷軸相連有連桿,且所述傳動桿與連桿可以相對運動,所述連桿與受跟蹤組件控制的外部小型減速器電機相連。?
本發明所述等三面錐封裝內置巡日轉動機構的光伏組件,具有如下明顯有益效果:電池片采用等三面錐封裝,有效提高組件的實際光電轉換效率,通過內置巡日轉動機構可高效地跟蹤陽光;可便捷用于屋頂光伏系統及BIPV(建筑一體化系統),較好的結合固定式系統的低成本與跟蹤式系統的高效率,是一種全新的光伏組件,將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光伏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光伏組件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所述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放大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所述光伏組件傳動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中的標號如下:1—等三面錐封裝結合件、2—鋁合金框架、3—下傳動連接軸、4—上傳動連接軸、5—傳動桿、6—連桿、7—軸套座、1—1等三面錐封裝組件、1—2支架底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嘉興工程中心;嘉興乾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嘉興工程中心;嘉興乾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57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剛石微粉球磨分級裝置
- 下一篇:沸石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