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水旱兩用型圓盤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4866.3 | 申請日: | 2013-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99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時配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霍邱縣夏時農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21/08 | 分類號: | A01B21/08;A01B23/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蘇看 |
| 地址: | 2374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水旱 兩用 圓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具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水旱兩用型圓盤耙。
背景技術:
圓盤耙是根據耙耕作的原理以成組的凹面圓盤為工作部件,耙片刃口平面同地面垂直并與機組前進方向有一可調節的偏角。作業時在拖拉機牽引力和土壤反作用力作用下耙片滾動前進,耙片刃口切入土中,切斷草根和作物殘茬,并使土垡沿耙片凹面上升一定高度后翻轉下落。作業時能把地表的肥料、農藥等同表層土壤混和,普遍用于作物收獲后的淺耕滅茬、早春保墑和耕翻后的碎土等作業,也可用作飛機播種后的蓋種作業。按耙組的配置形式可分為單列式、雙列對置式和偏置式三種。
本發明所介紹的圓盤耙可以用于松碎耕整后的土壤,破碎雨后地表形成的硬殼,更適宜于在多雜草的水田中旋耙,并將碎草埋入土中,本發明的最大的特點是,中間旋耙,前后排平整,對旱地的播種和水田的栽插禾苗更為有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簡單、使用可靠、操作方便、適應性強的一種新型水旱兩用型圓盤耙。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新型水旱兩用型圓盤耙,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為長方形結構,所述框架四周設有固定軸,所述框架上連接有下連接框,所述下連接框設有兩個,所述每個下連接框上連接有一個連接桿,所述兩個連接桿上端安裝有上連接框,所述連接桿一側設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為圓柱形結構,所述固定桿設有兩個,所述固定桿焊接在連接桿上,所述框架下端中間安裝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上安裝有耙片,所述耙片上設有切割凹槽,所述耙片設有輕型耙、中型耙和重型耙三種;
所述兩個連接桿組合成倒“V”字型結構;
所述下連接框的長度是上連接框的長度的2/3;
所述兩個固定桿與框架形成三角形結構;
所述每個連接桿與其一側的固定桿所形成的角度為50°~70°;
所述輕型耙的直徑為460mm,曲率半徑為550mm,厚度為3~4mm,耙深為100~140mm,耙組偏角范圍為7°~23°,耙片間距為170mm或200mm,耙組配置形式為對稱配置;
所述中型耙的直徑為550~600mm,曲率半徑為600mm,厚度為4~6mm,耙深為140mm,耙組偏角范圍為11°~23°,耙片間距為200mm或230mm,耙組配置形式為對稱配置;
所述重型耙的直徑為650~700mm,曲率半徑為700mm,厚度為5~8mm,耙深為180mm,耙組偏角范圍為14°~23°,耙片間距為230mm、280mm或300mm,耙組配置形式為對稱配置。
本發明圓盤耙的作業質量:
碎土率:輕型耙≥70%,中型耙≥60%,重型耙≥55%;
耙后地標準差:輕型耙≤3.5cm,中型耙≤4.0cm,重型耙≤4.5cm;
耙后溝底平整度標準差:中型耙≤4.0,重型耙≤4.0;
滅茬率:中型耙≥80%,中型耙≥8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圓盤耙結構簡單,便于操作,固定軸可以使設備在不工作時防止耙片與平整齒與底面接觸,上連接框、下連接框、固定桿與連接桿以及框架可以組合成一個穩定的組合體,這樣使得設備的使用時間可以更加長久,并且能夠更加有效的使用,耙片設有不同的型號,這樣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使用,這樣就減少了由于使用了不適當的設備而造成了對環境以及設備本身的一些損壞。本發明結構合理、簡單、使用可靠、操作方便、適應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以及圖2所示,一種新型水旱兩用型圓盤耙,包括框架1,框架1為長方形結構,框架1四周設有固定軸8,框架1上連接有下連接框2,下連接框2設有兩個,每個下連接框2上連接有一個連接桿3,兩個連接桿3上端安裝有上連接框4,連接桿3一側設有固定桿9,固定桿9為圓柱形結構,固定桿9設有兩個,固定桿9焊接在連接桿3上,框架1下端中間安裝有旋轉軸8,旋轉軸8上安裝有耙片6,耙片6上設有切割凹槽7,耙片6設有輕型耙、中型耙和重型耙三種;
兩個連接桿3組合成倒“V”字型結構;
下連接框2的長度是上連接框4的長度的2/3;
兩個固定桿9與框架1形成三角形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霍邱縣夏時農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霍邱縣夏時農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48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闌尾手術用無創傷自動拉鉤
- 下一篇:輸卵管再通術介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