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自動回流式生物法污水處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3979.1 | 申請日: | 2013-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38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吳衛禧;李彥延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順德弘順達環保產業技術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劉孟斌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自動 回流 生物 污水 處理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污泥自動回流式曝氣沉淀一體化生物法污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大量的生產生活廢水,不僅污染了我們的生存環境,同時也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幾十年來,人們在污水處理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也研發出了一些高效的污水處理方法。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全球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二級生化污水處理方法,其廣泛應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及處理對象為有機物的廢水處理系統中,該方法是在人工充氧的條件下,對污水及多種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合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然后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入曝氣池,多余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統。目前常用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為:污水先經格柵、調節池、沉砂池、初沉池預處理后進入曝氣池,在曝氣池中進行生化處理,其出水進入二沉池中進行泥水分離,沉淀處理后的上清出水經消毒等處理后排放到受納水體或循環回用,該工藝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穩定,對廢水的處理程度比較靈活,可根據要求進行調節,適用性廣泛,普遍應用于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工程,但其處理設施占地面積大,基建及運行管理費用高,操作復雜,同時,由于其活性污泥回流需要通過回流泵來完成,破壞了污泥絮狀活性,降低了處理效率,延長了污水處理周期,增大了設備投資。
中國專利(ZL98121863.6)提出了雙面導流式生物法污水處理器,該處理器采用導流板結構實現了活性污泥的自動回流,節省了污泥回流設備,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減少了占地面積及基建設備投資。但該方法結構較為簡單,經過實際運行之后,發現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沉淀區污泥靠自然沉降的沉淀效果不穩定,出水SS波動較大;二是沉淀區的沉淀進程受曝氣區水流擾動影響較大,污泥上翻現象嚴重;三是由于曝氣區曝氣狀況不穩定,水流自然循環形成的負壓不足,污泥回流時常發生短流現象;四是反應池抗沖擊能力不強,污水與回流污泥很難在短時間內充分混合,當進水水質水量波動較大時,出水水質不穩定。?
針對于以上污水處理方法的不足,經過長時間研究及改良,本發明人提出了一種新型自動回流式生物法污水處理器,該技術將傳統活性污泥法中的曝氣池和二沉池通過一定的方式組合到一個反應池中,并通過采用自動回流技術實現污泥自動回流,減少了污泥回流設施,增強了生物選擇性,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同時通過設置中間進水,兩邊出水的污水處理方式、加設污泥推流攪拌裝置、改良導流板結構及曝氣形式以及增加斜管高效沉淀設施,提高了反應池耐沖擊負荷的能力及運行穩定性,使出水水質更好。經研究證明,該設備簡潔合理,投資少,占地面積小,運行管理方便,耐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水質好,可廣泛應用于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工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管理方便,運行穩定,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剩余污泥量少,占地面積小,適用性廣泛的污水處理專用設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自動回流式生物法污水處理器,包括反應池,其特征是:
所述反應池上部為柱形體,下部為梯形體,由曝氣區、左右對稱設置的斜管沉淀區及自動回流區組成;
曝氣區池底設置曝氣裝置,中部設置進水管;
反應池兩端對稱設置兩斜管沉淀區,斜管沉淀區通過溢水口與集水槽聯通,集水槽上設有出水管,溢水口的出水端設置溢流堰;
每個斜管沉淀區與曝氣區之間設置自動回流區,自動回流區安裝有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第二折板設置在第一折板和第三折板之間,其上端設有污泥回流口,下部采用折彎狀,設有延伸板,延伸板與梯形體的斜面構成污泥回流縫,污泥回流縫連通斜管沉淀區,第二折板分別與第一折板和第三折板之間構成連通斜管沉淀區和曝氣區的兩夾縫;
梯形體底部兩側設有排泥口,梯形體底部還設有曝氣器。
曝氣區及斜管沉淀區設置于一個反應池中,并由下端兩側的污泥回流縫及第二折板上端的污泥回流口相聯通。?
沉淀區的中部裝有具有高度的斜管填料層,斜管填料層底部高于第三折板的下沿。
曝氣裝置采用旋混式曝氣裝置。
第一折板與第三折板位于第二折板兩側,第一折板靠近曝氣區一側,其上端與反應池的上沿平齊,下端位于第二折板上部;第三折板靠近斜管沉淀區一側,其上端與反應池的上沿平齊,下端位于第二折板下部,并低于第一折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順德弘順達環保產業技術投資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順德弘順達環保產業技術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39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