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竹炭呼吸墻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13670.2 | 申請日: | 2013-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32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云;范慶懷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軒派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6/08 | 分類號: | C04B26/08;C04B16/02;C04B14/36;B01D46/0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303 浙江省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呼吸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室內裝修材料領域,具體涉及竹炭呼吸墻。
背景技術
目前在室內裝修的墻體裝修時,有采用涂料涂抹墻面或者加裝墻面板兩種方式。涂料涂抹墻面的方式雖然占用室內空間比較小,但是工序比較復雜,施工周期比較長,并且在施工過程中易吸附雜質;加裝墻面板的方式相對會占用部分空間面積,但是工序比較簡單,施工周期比較短,并且更換也比較方便,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但是現有市場上的墻面板多采用樹脂類材料制成,其耐磨性和吸水性都比較差,特別是在環(huán)保方面,無法吸附環(huán)境中的雜質,沒有凈化空氣的功能,給家居環(huán)境帶來一定的影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竹炭呼吸墻,能夠有效吸附環(huán)境中的雜質,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提高家居環(huán)境的質量。
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方案:竹炭呼吸墻,由以下成分組成且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作為優(yōu)選,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作為優(yōu)選,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作為優(yōu)選,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竹炭呼吸墻,能夠有效吸附環(huán)境中的雜質,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提高家居環(huán)境的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竹炭呼吸墻,由以下成分組成且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竹纖維是竹子中的一種纖維素纖維,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瞬間吸水性、耐磨性,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防紫外線功能。抗菌抑菌功能:天然純凈,親柔抗菌對寶寶最安全,含有竹琨成分,殺菌抑菌,可以減少靜電;吸濕放濕功能:竹纖維的多孔結構,具有良好的吸濕、放濕功能,從而自動調節(jié)人體濕度平衡;除臭吸附功能:竹纖維內部特殊的超細微孔結構使其具有強勁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氣中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質,并消除不良異味;超強抗紫外線功能:竹纖維的紫外線穿透率為0.6%,它的抗紫外線能力是棉的41.7倍;超強保健功能:竹纖維中負離子濃度高達6000個/立方厘米,相當于郊外田野的負離子濃度含量,使人體倍感清新合適。綠色環(huán)保功能:竹纖維是真正的環(huán)保綠色產品,無任何化學成分無污染,竹纖維100%可生物降解。
竹炭粉采用高山孟竹為原料,經過爐窖800攝氏度高溫煉制而成。竹炭粉的分子結構呈六角形,質地堅硬,細密多孔,含有豐富的堿性礦物質,如鈣、鐵、鉀等,這些礦物質易融于水,能中和水的PH值,使其介于7.5~8.5之間呈弱堿性。被PVC樹脂粉聚合的竹炭粉可以長久有效地吸附和分解空氣中釋放的有害物質及其它異味;同時利用高分子樹脂不溶于水的特性使竹炭粉避免因受潮而失去活性;再者因為竹炭粉自身的六角形分子結構,對竹炭呼吸墻面的牢固性起到了增強效果。加入竹炭偶聯劑確保了竹炭粉在高溫高壓下均勻擴散,加入專用抗?jié)B劑防止炭黑溢出,加入緩釋劑確保竹炭粉緩慢釋放,確保其功能更長效。
本發(fā)明所述的竹炭呼吸墻由上述的材料經過壓制成型,直接加裝于室內的墻面上,不僅能夠起到美觀的裝飾作用,而且能夠有效吸附環(huán)境中的雜質,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提高家居環(huán)境的質量。
實施例二:
竹炭呼吸墻,由以下成分組成且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實施例三:
竹炭呼吸墻,由以下成分組成且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軒派裝飾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嘉興軒派裝飾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36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