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殼山核桃育苗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3647.3 | 申請日: | 2013-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9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計育;翟敏;宣繼萍;賈曉東;劉永芝;李永榮;郭忠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綠宙薄殼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C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1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核桃 育苗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果樹和林木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薄殼山核桃育苗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薄殼山核桃,又名美國山核桃,系胡桃科、山核桃屬中的一個種。原產美國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樹種之一,其殼薄易剝、仁肉肥厚、味香可口,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樹干通直、樹形優美、根深葉茂,是四旁綠化及園林觀賞的優良樹種。同時木材堅韌致密、心材暗紅、邊材黃白、富彈性、不易變形和開裂,是建筑、高級家具等優良用材樹種。因此,薄殼山核桃是一個用途廣、受益期長、經濟效益高、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的優良經濟樹種。
我國自20世紀初即開始進行薄殼山核桃的引種栽培,但是由于其結果遲、適合各地的優良品種缺乏等因素,目前薄殼山核桃在我國尚呈零星分布,真正形成產量的、穩產高產的果用園尚不多見。且雖然薄殼山核桃種子春、秋均可播種。無論是春播還是秋播,種子易被鼠、鳥啃食。有時天氣干旱,種子失水,出苗率低。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或四月上旬進行。但是不管是春播或者是秋播,一年生的實生苗很難可以達到可嫁接的程度,生長緩慢。為了使得薄殼山核桃盡快踏上良種化、基地化建設的進程,在良種催芽培養的同時,著手進行砧木嫁接技術攻關,但是由于嫁接成活率不高,導致嫁接苗供不應求,因此,只好栽培實生苗,然而實生苗存在投產遲、堅果小,適應性差等缺陷,市場上不受歡迎,因此,制約生產發展的關鍵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缺乏充足的優良品種苗木,另一個是缺乏科學系統的栽培技術。
申請人多年來從事種植大量薄殼山核桃育苗工作,重點進行了薄殼山核桃扦插和嫁接等無性繁殖實驗,但繁殖系數較低,苗木質量參差不齊,現有技術中薄殼山核桃的無性繁殖技術仍停留在嘗試性試驗階段,還沒有形成一種可以大量推廣和重復驗證的成熟方法。因此,提供一個系統的薄殼山核桃育苗方法是本領域急待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滿足生產方面的需求,我們對常規播種的方法進行了改良,并對嫁接方法進行創新,以達到縮短育苗周期、增加育苗數量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使得薄殼山核桃苗縮短育苗周期,且樹體實現矮化、縮短童期、提早結果,本發明系統地公開了一種薄殼山核桃育苗與栽培方法,其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薄殼山核桃育苗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催芽育種
1)層積,冷水浸種5天,每天換水一次,浸種后將種子表面水分晾干然后低溫沙藏,按沙子:種子3∶1進行,溫度為5-10℃,濕度為手握成團,手松即散,時間為60天。
2)激素浸種,用200mg/LGA3+30mg/LNAA+20mg/L6-BA浸泡種子20小時;將經過浸種的薄殼山核桃種子進行催芽,3月份將發芽的薄殼山核桃種子移栽到容器中,容器規格為13×22cm;
3)大田定位:4月中旬將容器苗移出,轉到露天環境下,株距為20cm,行距30cm,然后用土覆蓋至容器高度的2/3到4/5。
4)肥料及水分管理:移栽時,容器外施用基礎性肥料為經過腐熟的雞糞,用量500kg/畝,水灌溉采用高床溝灌,溝灌的次數根據當地降雨量來定,一般10天之內降雨量不超過20mm,灌溉一次,始終使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0%,7月份和8月份,噴2次濃度200ppm的GA3,還可以對其莖干進行涂抹,濃度根據空氣濕度來定,濃度一般為500ppm;
B嫁接
1)砧木處理
在生長季節,將生長旺盛的2年生薄殼山核桃砧木橫切至木質部,在切口以上進行斜切,形成‘∠’型切口,用枝接刀在‘∠’型切口的邊緣向下切開。長度3cm,寬度視接穗粗度而定;其中所述‘∠’型的角度是45度;
2穗枝處理
將穗枝兩側各削一刀,形成雙面楔,植物生長調節劑浸泡,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α-萘乙酸3份、吲哚丁酸2份、赤霉素1份、維生素B10.5份,以200mg∶1L的稀釋比例,浸泡枝條下部10min;
3插皮接
將穗枝垂直插入砧木切口處,用農用長效無滴膜從下至上綁縛;
C嫁接后管理
病蟲害防治,肥水管理。
本發明薄殼山核桃育苗方法,與傳統的方法相比,產生了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綠宙薄殼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綠宙薄殼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36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安神定志的小麥粉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燈具中可充電電池的安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