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光復合微織構缸套內表面的方法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3106.0 | 申請日: | 2013-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17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馮愛新;盧軼;薛偉;王瑞延;顧永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大學;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K26/00 | 分類號: | B23K26/00;B23K26/06;B23K26/14;B23K26/18;B23K26/42;C21D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李雪芳 |
| 地址: | 32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復合 微織構缸套內 表面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激光復合微織構缸套內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利用飛秒激光器在缸套內表面加工出所需要的微觀幾何形貌;
(2)利用納秒激光器對經步驟(1)加工后的微觀形貌區域進行激光沖擊波強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激光復合微織構缸套內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加工的具體過程為:
(1.1)飛秒激光器產生激光束,激光束Ⅱ在導光筒的引導下被導入到缸套內表面,對缸套內表面進行激光微織構;
(1.2)每當打完一個微凹坑后,控制工作臺使工件夾具旋轉一定角度繼續打下一個微凹坑,直到在缸套內表面打出一圈微凹坑;
(1.3)控制工作臺停止旋轉,并作進給運動移動一段距離,繼續打一圈微凹坑,直至整個缸套內表面加工出所需要的微觀幾何形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激光復合微織構缸套內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沖擊波強化時用水作為約束層,黑漆作為吸收層。
4.一種激光復合微織構缸套內表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微織構光路部分、激光沖擊強化光路部分、控制部分和工作臺;
激光微織構光路部分包括飛秒激光器、45°全反鏡Ⅱ、調節光斑光學鏡片Ⅱ和導光筒Ⅱ;飛秒激光器產生的激光束通過45°全反鏡Ⅱ反射通過調節光斑光學鏡片Ⅱ在導光筒Ⅱ的引導下被導入到缸套內;
激光沖擊強化光路部分包括納秒激光器、45°全反鏡I、光斑光學鏡片I、導光筒I、噴水裝置和噴涂黑漆裝置;納秒激光器產生的激光束通過45°全反鏡I反射通過調節光斑光學鏡片I,穿過噴水裝置噴出的水幕,在導光筒I的引導下被導入到缸套內;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第一計算機控制裝置和第二計算機控制裝置,第一計算機控制裝置與飛秒激光器、納秒激光器和噴涂黑漆裝置相連,第二計算機控制裝置與噴水裝置和工作臺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大學;江蘇大學,未經溫州大學;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310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