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流媒體選擇碼流分段的方法、播放器和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2242.8 | 申請日: | 2013-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96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邸佩云;劉欣;許陽坡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845 | 分類號: | H04N21/845;H04N21/64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段 流媒體 選擇碼 播放器 分段信息 碼流 終端 視頻播放 終端播放 平滑 下載 預設 帶寬 視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流媒體選擇碼流分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獲得所述流媒體中對應第一時刻的至少兩個分段的每一個分段的分段信息,其中,所述分段信息包括分段質量;根據每一個分段的所述分段質量和預設質量閾值在對應所述第一時刻的至少兩個分段中選擇一個初始分段;如果判斷出下載所述初始分段不會導致終端播放異常,則將所述初始分段作為選定的碼流分段。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基于流媒體選擇碼流分段的方法,使得最終選擇的碼流分段在充分利用帶寬的同時,分段的質量更加接近,視頻播放時視頻質量更加平滑。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基于流媒體選擇碼流分段的播放器和終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系統中的視頻通信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流媒體選擇碼流分段的方法、播放器和終端。
背景技術
流媒體技術是一種在應用層中使用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實現媒體數據傳輸的技術,該技術能夠實現在下載媒體節目的同時還可以觀看媒體節目。為了適應終端的多樣性以及用戶所接入的網絡帶寬的波動性,在提供媒體內容的服務器上針對同一個媒體內容會同時存儲有多個的碼流。碼流之間的音視頻編碼參數,碼率或者視頻的分辨率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一個碼流都被分割為多個分段,每個分段是可以獨立播放的。終端可以根據網絡帶寬信息請求不同碼率的分段,不同碼率的分段在終端是可以連續的播放的。
在現有的技術中,服務器會向終端提供媒體內容的MPD(mediapresentationdescription,媒體描述文件),在該文件中會描述每個碼流的碼率,時間等信息,也會描述每個分段的碼率,時間,URL(Uniform/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統一資源定位符)等信息;終端在獲得MPD后,解析該MPD,獲得服務器中對應媒體內容所提供的碼流的碼率等信息,終端會根據終端的網絡帶寬情況,請求碼率小于當前帶寬的的最大碼率的媒體節目分段;該方法實現簡單,但是該方法在實現時僅僅考慮分段碼率不超過帶寬的情況,采用該方法既不能充分的利用帶寬資源,也不能帶給用戶良好的視頻體驗。
發明內容
有鑒與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流媒體選擇碼流分段的方法、播放器和終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基于流媒體選擇碼流分段的方法、裝置和終端,在充分利用帶寬,保證在緩存不下溢的同時,通過向下調整高質量和/或向上調整低質量分段的質量/碼率的方式,使得最終選擇的碼流分段在充分利用帶寬的同時,分段的質量更加接近,視頻播放時視頻質量更加平滑。
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基于流媒體選擇碼流分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獲得所述流媒體中對應第一時刻的至少兩個分段的每一個分段的分段信息,其中,所述分段信息包括分段質量;根據每一個分段的所述分段質量和預設質量閾值在對應所述第一時刻的至少兩個分段中選擇一個初始分段;如果判斷出下載所述初始分段不會導致終端播放異常,則將所述初始分段作為選定的碼流分段。
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基于流媒體選擇碼流分段的方法,使得最終選擇的碼流分段在充分利用帶寬的同時,分段的質量更加接近,視頻播放時視頻質量更加平滑。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一種可能實現的方式中,所述判斷出下載所述初始分段不會導致終端播放異常包括:獲得終端的緩存參數信息,所述緩存參數信息包括預設的緩存閾值;如果根據所述初始分段的分段信息和所述終端的緩存參數信息判斷出下載所述初始分段不會導致可用的所述終端的緩存小于所述預設的緩存閾值,則判斷出下載所述初始分段不會導致終端播放異常。
結合上述任意之一實施例的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第二種可能實現的方式中,所述根據每一個分段的所述分段質量和質量閾值在對應所述第一時刻的至少兩個分段中選擇一個初始分段選擇初始分段包括:在對應所述第一時刻的全部所述分段中選擇分段質量與質量閾值的差值的絕對值最小的所述分段作為初始分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224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