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2192.3 | 申請日: | 2013-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7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安;王文芳;王芳;王國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治市中瑞精密軸承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13/00 | 分類號: | H01F13/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6000***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退磁 線圈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屬于軸承退磁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軸承制造完成后出廠前需要進行軸承退磁處理,以防止軸承運行中微小金屬物或金屬粉末進入軸承滾珠軌道,造成軸承磨損或故障。
退磁設備的核心部件是退磁線圈,線圈為中空的矩形線圈,線圈輸入工頻380伏交流電,產生交變磁場,軸承用輸送帶傳輸,通過退磁線圈中孔,完成消磁處理。
由于退磁線圈電流大、功耗高,較長時間工作,產生很高的溫度,現有的退磁線圈沒有降溫裝置,只采用自然冷卻,常造成線圈局部短路、線圈被燒毀等事故。有些廠家為了提高線圈安全性,滿足消磁電流需要,同時又不產生過高溫度,采用加大線圈導線截面的方法,以降低溫度。但帶來的問題是消磁設備體積增大,設備成本大幅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冷卻效果好的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包括線圈箱和退磁線圈,線圈箱為口字形密閉箱體且內部安裝有退磁線圈,退磁線圈通過接線柱與線圈箱外部的電路連接,接線柱安裝在線圈箱外側,還包括油冷卻箱和循環泵,油冷卻箱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卻箱的上方安裝有循環泵,循環泵的進油口通過抽水管連通油冷卻箱的底部,循環泵的出油口通過管道與線圈箱進油孔連通,線圈箱出油孔通過管道與油冷卻箱的內部連通。
所述的線圈箱進油孔和線圈箱出油孔分別設置在線圈箱的一個對角線的兩個端點上。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中的循環泵將油冷卻箱中的油液抽送到線圈箱中對退磁線圈進行冷卻,油液再通過線圈箱出油孔回到油冷卻箱中進行自然冷卻,形成一個封閉循環系統,結構簡單,冷卻效果好且成本低廉,延長了退磁線圈的使用壽命;將線圈箱出油孔和線圈箱進油孔設置在線圈箱的對角線兩個端點上,使油液在線圈箱中流動行程增加,冷卻面積增大,增強了冷卻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線圈箱,2為油冷卻箱,3為循環泵,4為線圈箱進油孔,5為線圈箱出油孔,6為接線柱,7為電路,8為抽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軸承退磁機線圈冷卻裝置,包括線圈箱1和退磁線圈,線圈箱1為口字形密閉箱體且內部安裝有退磁線圈,退磁線圈通過接線柱6與線圈箱1外部的電路7連接,接線柱6安裝在線圈箱1外側,還包括油冷卻箱2和循環泵3,油冷卻箱2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卻箱2的上方安裝有循環泵3,循環泵3的進油口通過抽水管8連通油冷卻箱2的底部,循環泵3的出油口通過管道與線圈箱進油孔4連通,線圈箱出油孔5通過管道與油冷卻箱2的內部連通。
所述的線圈箱進油孔4和線圈箱出油孔5分別設置在線圈箱1的一個對角線的兩個端點上。
工作過程
使用前先在油冷卻箱2中注入油液,然后開啟循環泵3,再開啟電路7使退磁線圈連通電源,開始軸承退磁的工作,在此過程中由于退磁線圈電流大、功耗高,溫度會慢慢升高;在退磁過程中循環泵3通過抽水管8從油冷卻箱2底部抽取油液并通過與線圈箱進油孔4連通的管道輸送至線圈箱1內部,油液在線圈箱1內部流過對退磁線圈進行降溫,防止退磁線圈溫度過高造成局部短路或被燒毀,最后從線圈箱出油孔5流出,并通過管道再次回到油冷卻箱2中進行自然冷卻,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當消磁工作完成后,關閉電路7和循環泵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治市中瑞精密軸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長治市中瑞精密軸承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219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材料微懸臂梁、電磁輻射探測器
- 下一篇:砂輪切割安瓿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