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異構網絡切換方法、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11995.7 | 申請日: | 2013-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97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梁靖;全海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36/14 | 分類號: | H04W36/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劉松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網絡 切換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異構網絡切換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用戶需求的增長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無線通信技術和相關網絡,例如可以提供廣覆蓋的2G/3G/4G移動通信技術及網絡,和可以提供熱點覆蓋的wifi(wireless?fidelity,無線保真)技術和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無線局域網)網絡。因此也大量出現了不同的通信網絡共存的場景,如2G/3G/4G網絡和WLAN共存的場景。
下面具體介紹各種場景下UE的切換方法:
1、UMTS(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無線通信系統)/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和WLAN網絡共存的場景
EPS(Evolved?Packet?System,演進的分組系統)系統是一個支持多種接入技術和多種接入間移動性的系統。在多接入場景下,終端可能處于多個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和/或非3GPP接入網絡的共同覆蓋下。這些接入網絡可能使用不同的接入技術,可能屬于不同的運營商,也可能提供到不同核心網的接入。UMTS/LTE和WLAN網絡共存場景如圖1所示,在UMTS/LTE的基站(UMTS中的Node?B(B節點,基站),LTE中的eNB(演進B節點,基站))覆蓋范圍內,存在多個WLAN的接入點(AP,Access?Point),接入點的覆蓋范圍相對基站來說比較小。
目前已經支持的一種UMTS/LTE和WLAN互操作的網絡架構如圖2所示,該架構是基于PDN?Gateway(Packet?Data?Network,分組數據網絡網關)和UE之間的S2c接口來實現互操作的。目前,均采用的是基于終端(UE?based)的方案來實現UMTS/LTE和WLAN之間的互操作的。
2、WLAN用于offload的場景
目前異構網絡場景下,UMTS/LTE網絡利用WLAN進行offload,存在兩大類場景:無縫分流(seamless?offload)和有縫分流(non-seamless?offload)。
如圖3所示,無縫分流是指WLAN和3GPP?CN(Core?Network核心網)之間有連接,在空口分流之后,業務依然接入的是3GPP(包括UMTS/LTE)的核心網。如圖4所示,有縫分流是指WLAN和3GPP?CN(Core?Network核心網)之間沒有連接,在空口分流之后,業務直接接入Internet,不經過3GPP?CN。
上述WLAN分流可以是UE部分承載的轉移,也可以是UE全部承載的轉移,如果是部分承載的轉移,那么UE(User?Equipment,用戶設備)將同時和UMTS/LTE及WLAN之間都有連接,如果是全部承載的轉移,則轉移之后,UE只和WLAN有連接。
基于上述網絡場景和架構,目前有一種網絡選擇機制是基于ANDSF(Access?Network?Discovery?and?Selection?Function,接入網發現和選擇功能)策略來實現的。具體地,ANDSF與UE之間通信的架構如圖5所示,其中UE與ANDSF通過S14接口交互,該接口是一個基于IP(Internet?Protocol,因特網協議)的接口。UE與ANDSF之間的通信有Pull(拉)和Push(推)兩種模式,前者是UE主動向ANDSF發送請求,后者是ANDSF主動推送信息。
ANDSF基于運營商策略向終端提供網絡發現和選擇相關的信息,包括ISMP(Inter-system?mobility?policy,跨系統的移動性策略)、ANDI(Access?Network?Discovery?Information,接入網絡發現信息)及ISRP(Inter-System?Routing?Policy,跨系統路由策略)三類:
ISMP是一系列運營商定義的規則和偏好信息,該策略定義了是否允許跨系統移動、最適合接入EPC(Evolved?packet?core,演進的分組核心)的接入技術類型、不同接入技術的不同優先級等信息。ISMP可以在終端中預配,也可以在終端請求時發送,或由ANDSF在某種觸發下推送給終端。例如,ANDSF可以下發WLAN的優先級高于LTE的策略,這樣,當終端在二者覆蓋下時,會優先選擇WLAN系統接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199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據傳輸的方法及網關
- 下一篇:跨通道殘余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