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既有砌體結構外套避難倉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1867.2 | 申請日: | 2013-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67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董有;鞠樹森;謝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筑福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9/02 | 分類號: | E04H9/02;E04G2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既有 結構 外套 避難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既有砌體結構外套避難倉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數個避難倉單元,數個避難倉單元并排連接分別設置于既有砌體結構南、北向,從而構成南、北向兩個外套避難倉;每個避難倉單元為由8根型鋼梁和4根型鋼柱構成的六面體空間結構,所述避難倉單元六個面內均采用鋼斜撐(8)對拉,避難倉單元上、下表面分別安裝有鋼板(15);所述型鋼梁包括新加縱向鋼梁(1)、新加橫向鋼梁(2),所述型鋼柱包括新加外型鋼柱(3)、新加內型鋼柱(4);所述新加內型鋼柱(4)貼緊在既有砌體結構外墻(5)外,并通過螺栓(10)將外墻(5)、外墻(5)間的內橫墻(16)以及新加內型鋼柱(4)連接在一起,而遠離既有砌體結構外墻(5)一側的型鋼柱為新加外型鋼柱(3);其中,與外墻(5)平行的型鋼梁為新加縱向鋼梁(1),而與外墻(5)垂直的型鋼梁為新加橫向鋼梁(2),新加縱向鋼梁(1)、新加橫向鋼梁(2)、新加外型鋼柱(3)、新加內型鋼柱(4)相互連接,共同構成一六面體空間結構;南、北向兩個外套避難倉通過鋼拉桿(6)對拉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體結構外套避難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拉桿(6)設置于既有砌體結構屋頂(7)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體結構外套避難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0)長度不小于1000mm,螺栓(10)縱向間距為100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體結構外套避難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難倉單元在有門洞的一面采用門洞雙斜桿鋼斜撐(8)拉接,在有外窗的一面采用窗洞雙斜桿鋼斜撐(8)拉接,其余四面采用無洞口十字交叉鋼斜撐(8)拉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體結構外套避難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15)的厚度為2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體結構外套避難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鋼柱為工字鋼(1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砌體結構外套避難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鋼(14)腹板與翼緣之間焊接有肋板(13),工字鋼(14)外面包裹有混凝土。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既有砌體結構外套避難倉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根據設計圖紙,在既有砌體結構南、北兩側安裝型鋼柱的位置預先做好鋼柱基礎;
步驟2:裝配型鋼柱、型鋼梁以及鋼斜撐(8),構成避難倉單元,并預留門、窗洞口,數個避難倉單元并排設置從而構成南、北向兩個外套避難倉;
步驟3:將新加內型鋼柱(4)與原砌體結構外墻(5)及對應的內橫墻(16)通過螺栓(10)連接,植入原砌體結構內橫墻的螺栓(10)與新加內型鋼柱(4)通過螺母(11)連接;
步驟4:將鋼板(15)設置于避難倉單元的上、下表面;
步驟5:通過屋頂(7)下部的鋼拉桿(6)將南、北向的兩處外套避難倉對拉,鋼拉桿(6)的間距不小于500mm;
步驟6:采用肋板(13)將型鋼柱工字鋼(14)的腹板和翼緣進行加強,然后澆注混凝土包裹工字鋼(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筑福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筑福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186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