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潮濕遺址環境絲狀真菌的生長抑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1415.4 | 申請日: | 2013-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3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健;李東風;樓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
| 主分類號: | C12Q1/34 | 分類號: | C12Q1/34;C12Q1/1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吳輝輝;徐關壽 |
| 地址: | 3112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潮濕 遺址 環境 絲狀 真菌 生長 抑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絲狀真菌的生長抑制方法,尤其是一種潮濕環境下絲狀真菌的生長抑制方法。?
背景技術
絲狀真菌的菌絲呈長管、分枝狀,寬度2~10微米,可自前端生長并分枝,無橫隔壁,具多個細胞核,并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絲體,但又不象蘑菇那樣產生大型的子實體。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就是絲狀真菌。絲狀真菌常用孢子的顏色來稱呼,如黑霉菌、紅霉菌或青霉菌。?
一般通過合成抑菌劑來對環境中的絲狀真菌進行生長控制。這種方式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損害。對于一些潮濕遺址環境,如水下遺址等,由于其環境十分適合絲狀真菌的生長,而絲狀真菌的無序生長將破壞遺址的原貌,特別是一些有機質豐富的地區,遺址微生物侵害尤其嚴重。這種潮濕遺址環境無法使用合成抑菌劑,因此,缺乏一種安全有效的絲狀真菌防治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適應于潮濕遺址環境應用的絲狀真菌生長抑制方法,利用幾丁質酶和葡聚糖酶的復合協同作用,更能有效地抑制絲狀真菌的生長發育,同時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和破壞。?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對潮濕遺址環境絲狀真菌的生長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樣,將被測環境目標樣本進行無菌采樣;?
步驟二,孢子懸液的制備,將供試菌株接種在PDA培養基斜面上,置于28℃恒溫培養箱內培養5d-7d后,用無菌生理鹽水將成熟的孢子洗下,孢子原液用無菌脫脂棉進行過濾,在孢子濾液中加入無菌玻璃珠后置搖床振蕩5分鐘,用血球計數板計算孢子數量并調節孢子濃度在102-103個/ml,備用;?
步驟三,將葡聚糖酶2g溶于5ml?pH=6的0.1mol/L乙酸-乙酸鈉緩沖液,用0.45μm的超濾膜過濾除菌,將15ml培養基傾入平皿,冷卻制成平板后,吸取幾丁質酶液200u酶液涂布于培養基上,隨之加入1000u~2000u的葡聚糖酶涂布于培養基上,靜置片刻后將供試菌種的孢子懸液0.1ml涂布于培養基上,28℃,培養3d~5d,觀察生長情況并計數。?
所述被測環境目標樣本包括空氣、土壤、獨木舟和墻體;?
空氣采樣采用儀器法即撞擊式空氣微生物采樣器,采樣高度距離地面1.0m~1.2m,采集的培養基平板運送到實驗室后直接放入28℃培養箱中培養48h-96h后分離、鑒定;?
土壤采樣用無菌金屬小勺采集表層土壤3g~5g裝入無菌玻璃試管中;?
獨木舟采樣用無菌金屬小勺刮取少許獨木舟軟腐木,裝入無菌玻璃試管中;?
采集的土壤樣本和軟腐木樣本運送到實驗室后在無菌條件下分別稱取1g放入裝有99ml滅菌生理鹽水并帶玻璃珠的三角燒瓶中,振蕩30分鐘,靜置后,取1ml并注入9ml滅菌生理鹽水,振搖試管,混合均勻,并做10倍遞增稀釋,分別取不同稀釋度的樣品液0.1ml于培養基平板,用無菌玻璃三角刮棒涂布于培養基表面;?
字幕墻采樣:用10×10cm2滅菌板置于字幕墻處,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采樣液的棉拭子1支,在滅菌板內橫豎來回涂抹,并隨之轉動棉拭子,剪去手接觸部分,將棉拭子放入裝有10ml采樣液的試管中待運送到實驗室后在無菌條件下取1mL并注入9ml滅菌生理鹽水,振搖試管,混合均勻,并做10倍遞增稀釋,分別取不同稀釋度的樣品液0.1ml于培養基平板,用無菌玻璃三角刮棒涂布于培養基表面。?
所述被測環境目標樣本為字幕墻時,可采用200u幾丁質酶+2000u葡聚糖酶涂抹去除絲狀真菌。?
所述被測環境目標樣本為獨木舟時,用200u幾丁質酶+1000u葡聚糖酶涂抹去除絲狀真菌。?
具體實施方式
蕭山跨湖橋遺址地處浙江省杭州市,位于錢塘江南岸蕭山區湘湖景區,距今7000-8000年,為我國長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由于遺址展示廳位于湘湖(為蕭山區的備用水源)水下6-8米,常年處于高濕度環境(相對濕度在70%-100%),加之遺址土壤中含海洋無機鹽和動植物遺存的有機質非常豐富,致使遺址微生物危害十分嚴重,考慮到遺址環境的特殊性,我們擯棄了合成抑菌劑,選用生物酶進行試驗,探索適合土遺址的安全有效的微生物防治途徑,本項研究旨在為我國南方潮濕地區土木結構遺址的可持續性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材料與方法?
試驗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未經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14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斷奶仔豬用飼料
- 下一篇:含調味料的馬蘇里拉奶酪的制備方法及其制備的奶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