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茉莉帶葉嫩枝扦插繁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1392.7 | 申請日: | 2013-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9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朱春林;李銘;周雪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農墾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偉鋒;姚鐵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維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茉莉 嫩枝 扦插 繁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無性繁殖方法,更具體是涉及一種茉莉帶葉嫩枝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茉莉(Jasminum?Sambac?Ait.)屬木樨科、茉莉屬。原產印度波斯灣附近的伊朗。茉莉早在1700年前從西亞傳人我國,在云南一帶最先引種。單瓣茉莉是茉莉的一種,植株矮小,高70-90cm,莖枝較細,呈藤蔓型,故有“藤本茉莉”之稱。其香氣濃郁,是其他茉莉品種所不及的,茉莉花3個品種的香氣高低順序依次為單瓣茉莉>雙瓣茉莉>多瓣茉莉,“一卉能熏一室香”的茉莉花,6-10月都可開花,花期長,是北方室內最常見的芳香性盆栽花木。
在我國栽培茉莉花,由于其所處的環境條件與原產地有很大的不同,致使雌蕊、雄蕊退化,發育不完全,難以結籽。在現有技術中茉莉可采用壓條繁殖,但是壓條繁殖存在成苗慢,生產的苗木數量少,導致成本過高,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問題。另外,近年來開發的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育苗技術,采取自動間歇噴霧現代技術,能夠進行高效率的規?;げ逵纭>哂星げ迳菀住⑺霔l來源豐富且規?;葍烖c。但是該方法在茉莉扦插繁殖使用中,插穗移栽后成活率低。此外,該方法對扦插配套設施的要求較高,需要購買價格昂貴的噴霧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使扦插繁殖成本很高。
此外,采用常規的扦插繁殖方式繁育茉莉花時,由于茉莉對溫度、濕度較敏感,能適應高溫不耐低溫,抗寒力差,在北方自然條件下扦插效果差,生根率低,移栽成活率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旱區茉莉繁殖成本高、成活率低的問題,實現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本發明的茉莉帶葉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苗床,在苗床上鋪設扦插基質,并對苗床和扦插基質進行消毒;苗床消毒采用物理消毒或化學消毒。物理消毒包括高溫消毒,其通過使苗床溫度升高到50℃以上殺滅病原。化學消毒選用的藥物包括硫磺粉、菌靈、敵百蟲、高錳酸鉀。
扦插基質是混合基質,所述混合基質為耕作層10cm以上的土壤、河沙、腐熟羊糞和鋸末按體積比15:2:1:1混合,得到初步混合物,然后加入所述初步混合物總體積1/6的松針土混合而成。松針土是由腐爛的松柏針葉、殘枝堆漚而成,呈較強酸性,適合茉莉等喜酸花卉生長。
扦插基質還能選用河沙、蛭石或珍珠巖。
2)從茉莉母本上剪取當年生半木質化帶葉枝條,在清水中浸泡、沖洗,以每一對生葉為一截,在對生葉向上1-2cm處平剪枝條,將每片葉剪去葉面積的2/3,制成長度為5-8cm的插穗。
3)在所述扦插基質上進行扦插,每5-10個插穗為一個插穗單元,所述插穗間距為1-2cm,插穗深度為1-2cm。
4)將透光扣瓶扣在插穗單元上,瓶口嵌入扦插基質。
本發明中所用的透光扣瓶是指透明的一端開口的瓶狀容器。優選的,本發明的透光扣瓶材料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或玻璃。
5)扦插后澆透扦插基質,進入插后管理階段。
6)插穗長出新生葉后移除透光扣瓶,6-8天后移栽。
進一步,本發明的透光扣瓶高度不小于12cm。
進一步,本發明的插穗單元之間的距離為5-10cm。
進一步,本發明的插后管理階段包括:
1)每2-3天對扦插基質澆一次水。
2)8-12天后,揭開透光扣瓶,疏松扦插基質,疏松后繼續扣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實現了種苗的快速、大量繁殖,不需購買使用昂貴的自動化噴霧設施,育苗成本更經濟。
2)與目前廣泛使用的自動間歇噴霧技術相比,提高了生根率,特別是移栽成活率提高可達70%。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扦插苗床示意圖。
其中1-扦插基質,2-插穗,3-透光扣瓶,4-苗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闡述。以下實施例和對比例中使用的扦插插穗數量均為200枝。
實施例1
本發明茉莉帶葉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其具體的工藝步驟如下:
苗床的準備:在繁殖場地建立苗床4,苗床4上鋪設蛭石扦插基質1,苗床4和扦插基質1使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消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農墾科學院,未經新疆農墾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139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