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音頻特征碼的近場通信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0064.5 | 申請日: | 2013-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92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迪;周瓊瑤;趙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迪 |
| 主分類號: | H04B5/02 | 分類號: | H04B5/02;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3 | 代理人: | 陸式敬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音頻 特征 近場 通信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通過聲音發送數據,作為多個設備通過空氣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場通信技術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交換數據。目前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數據傳輸,主要應用領域是NFC和藍牙。NFC提供了一種簡單、觸控式的解決方案,可以直觀地交換信息、訪問內容與服務,主要在移動設備、PC和智能控件工具間進行近距離無線通信。藍牙,是一種無線個人局域網(Wireless?PAN),支持點對點及點對多點通信,采用時分雙工傳輸方案實現全雙工傳輸。
隨著技術的發展,近場通信將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不同領域,基于音頻特征碼的近場通信,在原有的近場通信的基礎上,利用音頻的編解碼增強了通信范圍,是一種新型的驗證與通信機制。
相關文獻;
文獻一:C.Patauner、H.Witschnig、D.Rinner、A.Mauer、E.Merlin、E.Leigeb《High?Speed?RFID/NFC?at?the?Frequency?of13.56MHz》,電子政府和醫療機構的應用標準定義NFC傳輸速率為848kbit/s,目前ISO14443標準預計提高數據速率到13.56MHz?RFID?Systems,則可保證傳輸率道道6.78Mbit/s。
文獻二:wikipedia?for?NFC,近場通信是智能手機或者類似設備通過接觸或近距離感知(一般不超過幾cm)建立起的無線通信,現在應用包括無線傳輸,數據交換和建立更復雜的通信如wifi,通信也可以建立在NFC設備和非動力的NFC芯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問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簡單、穩定的基于音頻特征碼的近場通信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基于音頻特征碼的近場通信方法,其步驟如下:
a.發送端的編碼器發送一個音頻序列;
b.接收端的解碼器追蹤和解碼這個音頻序列;
c.發送端與接收端之間的全雙工信道建立;
d.發送端觸發的拍照行為驅動接收端響應;
e.接收端給發送端傳輸照片。
所述的步驟a中生成一個高音音頻序列的方法是:用發送端自身的ID向云端請求一個音頻短碼,云端響應該請求,生成并給發送端返回這個音頻短碼,建立發送端ID與音頻短碼之間的對應關系,存入數據庫中,發送端在音頻短碼前端加入引導碼,后端加入糾錯碼,將其編譯成一系列特定頻率的聲音,在近場中廣播。
所述的步驟b中追蹤和解碼音頻序列的方法是:接收端在近場接收到音頻序列后,根據前面的引導碼可知接下來的音是一個音頻短碼,通過誤差校正后,解析出該音頻短碼,查詢其對應的發送端ID。
所述的步驟c中發送端與接收端之間雙工信道建立的方法是:接收端向云端查詢發送端ID后,判斷這個ID是否有效,若有效,則通知云端該發送端有效,云端再推送消息給發送端,信道建立成功。
所述的步驟d,手指在發送端觸發拍照操作,即可驅動接收端響應該操作。
所述的步驟e中接收端給發送端傳輸照片的方法是:接收端將拍攝的照片上傳到云端,然后給發送端推送照片的鏈接,發送端在收到鏈接后從云端下載圖片。
本發明的優點是:
(1)通信范圍增強
本發明通過音頻特征碼來實現電子設備之間的通信,在發送端對音頻進行編碼和發送,接收端的解碼器對音頻進行追蹤和解碼,音頻的接收距離可達兩米左右,通信范圍增強。
(2)抗噪能力加強
編碼器在編譯時采用了特定頻率的音頻,且增加了糾錯碼,因此對噪音更加警醒,在解碼音頻時先進行了誤差校正,能更好的防范噪音干擾。
實現了在近場環境下,通過音頻進行的通信和數據傳輸,無需賬號和密碼,即可實現一鍵拍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通信建立的原理圖;
圖2為實現本發明的具體步驟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發明具體實現步驟如下:
步驟S201,是發送端與云端進行的交互,步驟S202,是接收端與云端進行的交互,步驟S203,是發送端與接收端的信道建立。這個連接的過程就是圖1中的通信建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迪,未經楊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00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澆注大方坯的多孔浸入式水口
- 下一篇:鑄造振實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