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離心式連續出渣脫水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08593.1 | 申請日: | 2013-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1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莫顯坤;鐘忠;李祖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市世環廢氣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B1/00 | 分類號: | B04B1/00;B04B7/16;B04B11/04;B04B11/08;C02F1/3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陳躍琳 |
| 地址: | 541004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 連續 脫水機 | ||
1.離心式連續出渣脫水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支架(1)、外殼筒(5)、過濾筒(2)、支撐軸(3)、聯動管(6)、驅動電機(7)和至少一條刮刀(4)組成;
支架(1)包括隔板(1-1)、支腳(1-2)和中空的套筒(1-3);套筒(1-3)垂直立于隔板(1-1)的上方中部,支腳(1-2)固定在隔板(1-1)下方的邊緣;
過濾筒(2)位于隔板(1-1)的下方,且為一個中空的閉合筒體;過濾筒(2)的側壁上開設有過濾網孔;
支撐軸(3)置于過濾筒(2)的內腔中,并處于過濾筒(2)的中軸線上;支撐軸(3)的上端接在過濾筒(2)的上底面內側設有的軸承座上,支撐軸(3)的下端則活動嵌套在過濾筒(2)的下底面內側開設的盲孔內;支撐軸(3)的側壁上固定有至少一條刮刀(4);每條刮刀(4)的延伸方向均與支撐軸(3)的軸向相同;每條刮刀(4)的工作面均向外朝向,并與過濾筒(2)的內側壁相貼;過濾筒(2)的下底面開設有一個出渣口(2-1),且該出渣口(2-1)處于過濾筒(2)側壁的正下方;
外殼筒(5)同樣位于隔板(1-1)的下方,且為一個中空的閉合筒體;過濾筒(2)活動嵌套在外殼筒(5)的內腔中;外殼筒(5)的上底面固定在隔板(1-1)的下表面上;外殼筒(5)的下底面上開設有凈水口(5-1)和排渣口(5-2),其中凈水口(5-1)位于外殼筒(5)側壁的正下方,排渣口(5-2)位于出渣口(2-1)的正下方;
聯動管(6)嵌套在套筒(1-3)的內部;聯動管(6)的上端口為粉狀含水物料入口(6-1);聯動管(6)上部的外側壁經皮帶與驅動電機(7)相連;聯動管(6)的下端則貫穿穿過隔板(1-1)和外殼筒(5)的上底面外側后,與過濾筒(2)的上底面相固連;聯動管(6)的中軸線與過濾筒(2)的中軸線延長線重合,且聯動管(6)的內腔與過濾筒(2)的內腔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連續出渣脫水機,其特征在于:還進一步包括活動連接過濾筒(2)和外殼筒(5)的活動軸(8),該活動軸(8)的一端固連在述過濾筒(2)的下底面外側,另一端則接在外殼筒(5)的下底面內側設有的軸承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離心式連續出渣脫水機,其特征在于:過濾筒(2)的側壁由至少3層濾網組成,且這些濾網的孔目數從內層向外層逐漸減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離心式連續出渣脫水機,其特征在于:每2層濾網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連續出渣脫水機,其特征在于:每條刮刀(4)均由一個固定條和多個刮板組成;固定條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支撐軸(3)的軸線方向;多個刮板的后端固定安裝在刮板上,并在固定條的延伸方向上呈等間距分布,多個刮板的前端工作面并與過濾筒(2)的內側壁相貼。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連續出渣脫水機,其特征在于:粉狀含水物料入口(6-1)經水泵與外部待處理的粉狀含水物料池相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連續出渣脫水機,其特征在于:隔板(1-1)的上方還固定有配重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市世環廢氣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桂林市世環廢氣處理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0859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稻葉色控制基因HO2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競速輪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