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聯排式水生生物懸沙實驗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08159.3 | 申請日: | 2013-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1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磊;蔣玫;吳慶元;牛俊翔;沈新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孫健 |
| 地址: | 20009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排式 水生 生物 實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生生物毒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聯排式水生生物懸沙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在水生生物(魚、蝦和蟹)毒理研究領域中,對于泥沙懸浮狀態下的實驗均采用自制的無統一規格和結構的裝置,以滿足自身實驗的需求,推廣性較低。由于條件和設計的限制,許多自制的裝置因要滿足懸浮狀態條件,器械裝置結構相對較為復雜,操作步驟較為繁瑣。一般都采用各類水泵或充氣水閥,導致制作材料成本較高。且由于這些水泵和充氣閥的機械振動,對于水生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動產生一定干擾,對毒理實驗結果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由于無法控制泥沙與水體的充分攪動,導致泥沙懸浮狀態的穩定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聯排式水生生物懸沙實驗裝置,使得水生生物在懸沙狀態下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聯排式水生生物懸沙實驗裝置,包括實驗容器,所述實驗容器安裝在磁力攪拌器基座上;所述磁力攪拌器基座一側設有用于放置加熱棒和充氣棒的支架;所述加熱棒和充氣棒用于對實驗容器中的水體加熱和充氣;所述實驗容器底部設有磁力轉子;所述磁力轉子在磁力攪拌器基座的作用下做圓周運動。
所述磁力轉子上設有網篩狀隔層。
所述實驗容器上設有多孔蓋,所述加熱棒和充氣棒穿過所述多孔蓋上的孔洞置于實驗容器內。
所述聯排式水生生物懸沙實驗裝置還包括調速旋鈕,所述調速旋鈕用于控制磁力攪拌器基座產生的磁力。
所述實驗容器采用透明有機玻璃制作而成。
所述網篩狀隔層為多篩孔隔板,所述多篩孔隔板下設有支撐腳,使得多篩孔隔板支撐在所述磁力轉子上方。
所述多篩孔隔板采用有機玻璃制作而成。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本發明采用磁力攪拌器對水體進行攪拌,使泥沙與水體能夠充分攪拌混合,達到泥沙顆粒物質在水體中的懸浮狀態,使得水生生物在懸沙狀態下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本發明適用于小型水生生物的實驗,其經久耐用,制作成本低,可視性強,操作方便,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多篩孔隔板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多篩孔隔板安放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聯排式水生生物懸沙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實驗容器4,所述實驗容器4安裝在磁力攪拌器基座3上;所述磁力攪拌器基座3一側設有用于放置加熱棒6和充氣棒7的支架5;所述加熱棒6和充氣棒7用于對實驗容器4中的水體加熱和充氣;所述實驗容器4底部設有磁力轉子;所述磁力轉子在磁力攪拌器基座的作用下做圓周運動。
所述磁力轉子上設有網篩狀隔層11。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網篩狀隔層11為多篩孔隔板,所述多篩孔隔板下設有支撐腳12,使得多篩孔隔板支撐在所述磁力轉子上方。所述實驗容器4上設有多孔蓋8,所述加熱棒6和充氣棒7穿過所述多孔蓋8上的孔洞置于實驗容器4內。所述聯排式水生生物懸沙實驗裝置還包括調速旋鈕10,所述調速旋鈕10用于控制磁力攪拌器基座3產生的磁力。
本發明是將一組實驗容器放置于一組磁力攪拌底座上,通過實驗容器底部的磁力轉子攪拌容器中的泥沙,達到泥沙顆粒在水體中的懸浮狀態。同時在實驗容器的頂部設置一根加熱棒和一個充氣棒,實現對實驗容器中水體的溫度控制和充氧。實驗容器底部設置一層網篩狀隔層,將底部磁力轉子與受試水生生物分割開,使得水生生物不與轉子產生接觸,保證水生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動不受干擾。實驗容器的上部有個多孔洞的蓋子,防止水生生物從容器中逃逸出來。實驗容器中的磁力轉子速度通過一組按鈕進行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081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有機垃圾快速發酵設備
- 下一篇:從海水中提取黃金的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