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誤觸發型電源鉗位ESD保護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07998.3 | 申請日: | 2013-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83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源;陸光易;曹健;劉琦;賈嵩;張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H9/00 | 分類號: | H02H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發 電源 esd 保護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集成電路芯片靜電放電(Electronic?Static?Discharge,ESD)保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誤觸發型電源鉗位ESD保護電路。
背景技術
集成電路芯片的靜電防護設計是保證芯片可靠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靜電沖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隨著集成電路工藝技術代的不斷進步,構成電路的器件尺寸越來越小,靜電沖擊本身具有時間短和瞬時電流非常大的特點,在器件尺寸做小的情況下,靜電沖擊會在器件內部形成巨大的等效電場,把器件直接擊穿,使得器件遭受不可逆的物理傷害而癱瘓。
ESD保護策略的宗旨就是在靜電沖擊來臨的時候,為沖擊帶來的大量電荷提供一個低阻的泄放通路,靜電電荷從低阻泄放通路泄放可以避免對內部邏輯電路造成傷害。隨著工藝的進步,靜電沖擊對芯片邏輯電路的威脅越來越大,有效的防靜電沖擊設計方案的意義也就越來越突出。
芯片的ESD沖擊防護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可以從器件級別來優化泄放器件的泄放性能,可以從電路級別來設計一個有效的泄放器件觸發機制,讓泄放器件在沖擊來臨時有效開啟,在正常上電時嚴格關閉,當然,隨著功率集成電路的興起與發展,功率器件的靜電防護工作也得到了研究人員的足夠重視。
圖1所示的電路是一種已有的ESD保護電路的示意圖,該電路的泄放晶體管的開啟通路和關斷通路是分開的。如此一來,當沖擊來臨時,泄放晶體管的開啟時間主要由關斷通路的等效RC延遲來決定,使ESD沖擊探測電阻和電容有了做小的裕度,無源電阻和電容做小一方面利于版圖面積的節省,同時也是提升電路本身防止快速上電時的誤觸發的有效途徑。然而,圖1所示電路關斷通路的電阻是用有源器件PMOS晶體管實現的,在集成電路工藝中,有源器件實現的電阻通常很難達到很大的阻值。為了讓圖1所示電路的探測電容電阻時間常數(即C1電容值和R1電阻值的乘積)真正的做小,那么需要泄放晶體管關斷通路在ESD沖擊下的時間延遲足夠大,這樣無源電容C2和C3相應的就會很大,使得圖1所示結構的芯片版圖面積大大增加。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較小的探測電容電阻時間常數的基礎上,實現ESD沖擊下泄放晶體管較長的開啟時間,保證保護電路在較小的版圖面積下,有很強的靜電電荷泄放能力、上電時很小的漏電以及對于快速上電有較強的誤觸發免疫能力的ESD保護電路。
(二)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誤觸發型電源鉗位ESD保護電路,該電路包括ESD沖擊探測部件、泄放晶體管、泄放晶體管開啟通路以及泄放晶體管關斷通路。
所述ESD沖擊探測部件包括NMOS晶體管Mcn1、Mcn2,電容C1,電阻R1;所述泄放晶體管為NMOS晶體管Mbig;所述泄放晶體管開啟通路包括PMOS晶體管Mp2-1、Mp2-2、Mp3以及NMOS晶體管Mn2;所述泄放晶體管關斷通路包括PMOS晶體管Mp4、Mp5、Mp6,NMOS晶體管Man1、Man2、Mbn1、Mbn2、Mn3、Mn4-1、Mn4-2,電容C2和C3。
優選地,在所述ESD沖擊探測部件中,所述NMOS晶體管Mcn1的柵極與所述電容C1的下極板相連,所述電容C1的上極板與防誤觸發型電源鉗位ESD保護電路的電源VDD相連,所述NMOS晶體管Mcn1的源極與所述電阻R1的A端相連,所述電阻R1的B端接地,所述NMOS晶體管Mcn1的漏極與所述電容C1的下極板相連,所述NMOS晶體管Mcn2的柵極與所述電容C1的下極板相連,所述NMOS晶體管Mcn2的源極與所述電阻R1的A端相連,所述NMOS晶體管Mcn2的漏極與所述防誤觸發型電源鉗位ESD保護電路的電源VDD相連;
所述NMOS晶體管Mbig的源極接地,所述NMOS晶體管Mbig的漏極與所述防誤觸發型電源鉗位ESD保護電路的電源VDD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079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