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激光雙目視覺的車輛行駛跑偏在線自動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01936.1 | 申請日: | 2013-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61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周興林;嚴運兵;應保勝;李程;張云;劉漢麗;陳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張火春 |
| 地址: | 430081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激光 雙目 視覺 車輛 行駛 在線 自動檢測 系統 | ||
1.一種基于激光雙目視覺的車輛行駛跑偏在線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檢測系統包括電源柜(14)、計算機(18)、第一L型架(3)、第二L型架(6)、第一檢測裝置(2)、第二檢測裝置(5)、第一光電開關、第二光電開關和檢測區;
檢測區由測試準備區(7)和測試區(9)組成;
在測試準備區(7)的終點和測試區(9)的終點對應地固定有第一L型架(3)和第二L型架(6),在第一L型架(3)和第二L型架(6)的左側等距離地對應裝有第一光電開關和第二光電開關;在第一L型架(3)和第二L型架(6)上部橫梁的一端對應裝有第一檢測裝置(2)和第二檢測裝置(5),第一檢測裝置(2)和第二檢測裝置(5)分別位于檢測區道路中心線的正上方;
第一光電開關由第一光發射管(8)和第一光電管(1)構成,第二光電開關由第二光發射管(10)和第二光電管(4)構成;第一光發射管(8)和第二光發射管(10)位于檢測區的一邊,第一光電管(1)和第二光電管(4)位于檢測區的另一邊;
第一檢測裝置(2)由第一CCD圖像傳感器(13)、第一大視場激光光源(11)和第一溫控箱(12)組成,第一CCD圖像傳感器(13)和第一大視場激光光源(11)安裝在第一溫控箱(12)的底板處;第二檢測裝置(5)由第二CCD圖像傳感器(15)、第二大視場激光光源(17)和第二溫控箱(16)組成,第二CCD圖像傳感器(15)和第二大視場激光光源(17)安裝在第二溫控箱(16)的底板處;
第一光發射管(8)、第一光電管(1)、第二光發射管(10)、第二光電管(4)、第一CCD圖像傳感器(13)、第一大視場激光光源(11)、第一溫控箱(12)、第二CCD圖像傳感器(15)、第二大視場激光光源(17)、第二溫控箱(16)和計算機(18)的電源接口分別通過電纜與電源柜(14)中對應的接線端子連接;
計算機(18)的RJ45接口通過網線與第一CCD圖像傳感器(13)的RJ45接口和第二CCD圖像傳感器(15)的RJ45接口分別連接;第一光電管(1)通過信號線與第一CCD圖像傳感器(13)連接,第二光電管(4)通過信號線與第二CCD圖像傳感器(15)連接;
計算機(18)裝有車輛行駛跑偏在線自動檢測系統軟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雙目視覺的車輛行駛跑偏在線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試準備區(7)的終點與測試區(9)的起點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激光雙目視覺的車輛行駛跑偏在線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試準備區(7)的長度L1為50~100m,測試區(9)的長度L2為80~150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雙目視覺的車輛行駛跑偏在線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CCD圖像傳感器(13)和第二CCD圖像傳感器(15)的鏡頭前分別配置有僅透808nm的紅外光濾光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雙目視覺的車輛行駛跑偏在線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大視場激光光源(11)由安裝在第一溫控箱(12)內的2~10個激光器組成,2~10個激光器呈陣列式或環形均勻地安裝在第一CCD圖像傳感器(13)的周圍;每個激光器前分別配置有僅透808nm的紅外光濾光片;
第二大視場激光光源(17)的結構與第一大視場激光光源(11)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雙目視覺的車輛行駛跑偏在線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車輛行駛跑偏在線自動檢測系統軟件的主流程為:
S1初始化;
S2檢測是否接收到第一光電開關、第二光電開關、第一檢測裝置(2)和第二檢測裝置(5)的檢測信號,若接收到則進入S3,若未接收到則等待上述檢測信號;
S3第一光電開關是否接收到被測車輛信號,若接收到則第一CCD圖像傳感器(13)采集第一次圖像,若未接收到則等待;
S4第二光電開關是否接收到被測車輛信號,若接收到則第二CCD圖像傳感器(15)采集第二次圖像,若未接收到則等待;
S5圖像平滑;
S6圖像銳化;
S7分別同時進行模板匹配和邊緣檢測;
S8通過邊緣檢測,得到時刻t1時被測車輛與道路中心線之間的角度為θ1;
通過模板匹配,獲得在時刻t1時的第一個測點的輔助世界坐標(X1,Y1,Z1)和時刻t2時的第二個測點的輔助世界坐標(X2,Y2,Z2),計算被測車輛的平均速度跑偏量ΔL=||Y2–Y1|-(X2-X1)tan|θ1||/ΔX;
時刻t2時被測車輛與道路中心線之間的角度θ2=arctan[(Y2-Y1)/(X2-X1)],則航向偏角Δθ=θ2-θ1;假定跑偏方向向左時Δθ為正,跑偏方向向右時Δθ為負;
S9數據管理,將測試數據存儲和顯示;
S10單輛車測試完畢;
S11若進行下一輛車測試,則重復步驟S2~S9,否則,結束測試;
S12退出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科技大學,未經武漢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0193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