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氧化鑭催滲的鈦合金表面改性用固體粉末滲硼劑及滲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01730.9 | 申請日: | 2013-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46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許曉靜;王宏宇;劉云輝;杜舉才;徐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8/68 | 分類號: | C23C8/6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網蘭 |
| 地址: | 21201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氧化 鑭催滲 鈦合金 表面 改性 固體 粉末 滲硼劑 方法 | ||
1.一種基于氧化鑭催滲的鈦合金表面改性用固體粉末滲硼劑,其特征是它主要由碳化硼、氧化鑭和碳化硅組成,其中碳化硼的質量百分比為15%~30%,氧化鑭的質量百分比為3%~6%,其余為碳化硅,各組份的百分比之和為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鑭催滲的鈦合金表面改性用固體粉末滲硼劑,其特征是所述的碳化硼、氧化鑭和碳化硅均為微米級粉末,其平均粒徑≤10微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鑭催滲的鈦合金表面改性用固體粉末滲硼劑,其特征是所述的氧化鑭的純度不低于99%。
4.一種基于氧化鑭催滲的鈦合金表面滲硼改性滲硼方法,其特征是:
首先,按質量百分比為:碳化硼15%~30%,氧化鑭3%~6%,其余為碳化硅的比例稱取碳化硼、氧化鑭和碳化硅,碳化硼、氧化鑭和碳化硅均為平均粒徑≤10微米的微米級粉末,將稱取的粉末混合均勻后置于100℃~120℃烘箱40min~60min烘干,獲得鈦金屬表面改性用氧化鑭催滲的固體粉末滲硼劑;
然后,對鈦金屬表面進行粗化和清洗,獲得表面預處理后的鈦金屬;
最后,將表面預處理后的鈦金屬和所制好的鈦金屬表面改性用氧化鑭催滲的固體粉末滲硼劑一起放入滲硼容器,滲硼劑需完全覆蓋表面預處理后的鈦金屬,給容器加蓋后用高溫密封膠將蓋與容器的間隙密封,再將容器烘干后放入電阻爐內進行滲硼,在950℃~1050℃的滲硼溫度下保溫5h~20h時間后取出容器空冷,即可在鈦金屬表面制得滲硼層,從而改善鈦合金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容器烘干溫度控制在110℃~130℃,烘干時間為30~50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0173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