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型氧化鋅微納米纖維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01107.3 | 申請日: | 2013-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12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術亮;龍云澤;劉帥;張紅娣;孫彬;盛琛浩;張君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9/02 | 分類號: | C01G9/02;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 37104 | 代理人: | 張世功 |
| 地址: | 26606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鋅 納米 纖維 制備 方法 | ||
1.一種P型氧化鋅微納米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包括配制紡絲前驅體溶液、電紡微納米纖維和高溫燒結三個步驟:
(1)配制紡絲前驅體溶液:先選擇環境溫度為15℃,濕度為43%RH的制備場合,用電子天平稱量8.5克無水乙醇和1.5克聚乙烯吡咯烷酮,在錐形瓶中混合攪拌3小時后靜置1小時,獲得均質透明的15wt%PVP乙醇溶液,再用電子天平稱量1.0克醋酸鋅固體、2.0克無水乙醇、0.2克蒸餾水和0.2克硝酸鑭或0.2克硝酸鈰固體,在另一錐形瓶中混合,控溫60-80℃進行加熱攪拌5-10分鐘,待錐形瓶中固體完全溶解后,用一次性吸管將該溶液轉移到已經配置好的15wt%PVP乙醇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然后用磁力攪拌器將上述混合溶液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使兩種溶液充分混合均勻,即得紡絲前驅體溶液;
(2)電紡微納米纖維:用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鋁箔做收集極,鋁箔上側面放置邊長為1-2厘米的正方形且表面帶有氧化硅絕緣層的硅片,將第(1)步中配制的前驅體溶液作為紡絲溶液,利用常規的靜電紡絲裝置和方法進行電紡微納米纖維,其靜電紡絲裝置的紡絲電壓為18-20千伏,紡絲距離7.5-9.5厘米,紡絲時間10-15分鐘,電紡完畢后,將附著有微納米纖維的硅片取下,放在干燥箱里保存備用;
(3)高溫燒結:將步驟(2)中附著有微納米纖維的硅片置于馬弗爐中,調節燒結溫度為650-750℃,燒結時間為4-5小時,待燒結完成且爐內溫度下降至室溫后,取出硅片,此時硅片上微納米纖維的有機成分被除去,即制得摻雜鑭或摻雜鈰的P型氧化鋅微納米纖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未經青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0110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心磁信號噪聲抑制中的信號選擇性平均方法
- 下一篇:一種干燥香皂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