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伺服參數調整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280073200.9 | 申請日: | 2012-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3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田中慎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5B11/36 | 分類號: | G05B1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張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伺服 參數 調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伺服參數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在輸入裝置中,在由溫度調節器進行的溫度控制未良好地進行的情況下,為了使通過控制參數所達到的控制程度變更,對修正程度值進行運算并輸出至溫度調節器。具體而言,在輸入裝置中,與多個參數相關地將關聯程度分布在CRT上顯示,如果用戶在CRT上進行點擊操作,則將其點擊位置顯示在CRT上,并且將以原點為起點、點擊位置為終點的矢量分解運算成矢量分量,運算修正程度值,將修正程度值輸出至溫度調節器。由此,根據專利文獻1,通過利用目視憑感覺進行與多個參數相關的關聯程度的輸入,從而作為每個參數的程度值,能夠簡單地獲得具有適當的關聯關系的值。
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在控制模型調整裝置中,將表示控制對象的動態特性模型的傳遞函數的輸入響應特性的曲線圖顯示在畫面上,如果利用定位設備使增益·時間常數·停滯時間的各滑動條上下移動,則與此同時,畫面上的曲線圖與其相對應地變更。由此,根據專利文獻2,通過在畫面上對表示控制對象的動態特性模型的曲線圖進行調整,從而對于以往需要大量勞動的動態特性模型的模型化作業,能夠無需特別的專業知識而在短時間內進行。
專利文獻3中記載有:在PID調諧裝置中,將表示自動控制系統的階躍響應特性的曲線、和表示控制參數(上升時間、超調量、控制穩定時間)的虛線顯示在畫面上,如果操作員對表示控制參數的虛線進行移動操作,則與其相對應地進行PID調諧,畫面上的曲線發生變化。由此,根據專利文獻3,利用與實際的控制對象過程的動作相對應的控制參數,能夠進行PID調諧。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28200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7-8460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10-333704號公報
發明內容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只不過是針對溫度調節器,使通過控制參數所達到的控制程度變更的裝置,該輸入裝置是以不調整控制參數本身為前提的。因此,在專利文獻1中,沒有任何與如何縮短控制參數(伺服參數)的調整時間相關的記載。
在專利文獻2、3所記載的技術中,是以為了獲得希望的波形而變更控制參數為前提的。因此,直至得到希望的波形為止,反復試驗的作業,直至得到最佳的參數為止需要耗費時間。另外,由于波形確認者親自變更參數,因此需要熟悉參數規格,為了確認參數規格,需要大量時間。
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技術中,由于僅從運算出的傳遞函數矩陣中選擇用于實際控制的要素,因此能夠不使用與實際響應相差很大的動態特性模型而進行控制,但對于僅單純地選擇用于實際控制的要素而言,實際上無法確認動態特性模型是否與實際響應相差很大。因此,為了確定與實際響應接近的動態特性模型,需要另外在實機上進行驗證,如果實際上與實際響應相差很大,則需要對動態特性模型進行修正的作業,因此,其結果,存在動態特性模型的模型化的作業時間變長的傾向。即,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技術中,縮短對用于實際控制的參數(伺服參數)的調整時間是困難的。
在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技術中,如果操作員對表示控制參數的虛線進行移動操作,則波形整體發生變化,因此僅使波形的一部分變更是困難的。因此,在操作員想要僅使波形的一部分變更的情況下,存在反復試驗的作業,為了得到希望的波形需要大量時間的傾向。即,在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技術中,在操作員想要僅使波形的一部分變更的情況下,縮短對參數(伺服參數)的調整時間是困難的。
另外,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PID調諧裝置只不過是對表示階躍響應特性的1個曲線進行顯示的裝置,不具有顯示多個波形的功能。因此,在操作員想要使多個波形變更的情況下,需要使多個波形按順序逐一顯示,存在為了得到將多個波形分別設置為希望的波形而需要大量的時間的傾向。即,在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技術中,在操作員想要使多個波形變更的情況下,縮短對參數(伺服參數)的調整時間是困難的。
本發明就是鑒于上述情況而提出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種伺服參數調整裝置,其能夠縮短用于設定在伺服控制裝置中的伺服參數的調整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7320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終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觸摸鍵盤按鍵可變的方法及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