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感應加熱烹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80071640.0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60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伊藤雄一郎;吉野勇人;西健一郎;森井彰;根岸和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三菱電機家用電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5B6/12 | 分類號: | H05B6/1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金春實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應 加熱 烹調 | ||
1.一種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具備:
加熱線圈,發生高頻磁場,對被加熱物進行感應加熱;
驅動部,向所述加熱線圈供給高頻電流;
控制部,控制所述驅動部;
控制電源部,向所述控制部供給控制用電源;
電氣負載;
金屬零件,與所述被加熱物隔著所述加熱線圈配置于相反側;
泄漏磁通回收線圈,在從所述加熱線圈觀察時與所述金屬零件相 比配置于跟前,與從所述加熱線圈發生的磁通進行交鏈;以及
電力變換單元,將由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線圈生成了的電力供給到 所述控制電源部以及所述電氣負載的至少某一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線圈配置于在從所述加熱線圈觀察時與所述 金屬零件的至少一部分重疊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線圈配置于所述加熱線圈的中心軸的外周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線圈的中心軸配置于與所述加熱線圈的中心 軸相同的軸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線圈具有外形不同的2個以上的路徑,至少某 一個路徑配置于所述加熱線圈的中心軸的外周側。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 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線圈具備用于與所述電力變換單元的輸入部 連接的引出線,所述引出線的引出口設置于與所述電力變換單元的輸 入部面對的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 征在于,
所述泄漏磁通回收線圈在安裝了所述電力變換單元的印刷基板 上形成為圖案布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基板以及所述電氣負載配置于同一框體內。
9.根據權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 具備:
上部框體,收容所述被加熱物;以及
下部框體,設置于所述上部框體的下側,收容所述印刷基板以及 所述電氣負載。
10.根據權利要求7~9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電力變換單元僅向所述電氣負載供給電力,所述電力變換單 元與所述控制電源部電絕緣。
11.根據權利要求7~10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電力變換單元具備用于與所述電氣負載連接的電氣布線,
所述電氣布線的引出口設置于與向所述電氣負載供給電力的供 給口面對的位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電氣負載是對所述加熱線圈以及所述驅動部的至少一方進 行冷卻的冷卻單元。
13.根據權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金屬零件是商用電源連接軟線的收納容器。
14.根據權利要求1~1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 特征在于,
所述驅動部是使用了由寬能帶隙半導體構成的開關元件的逆變 器。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寬能帶隙半導體是碳化硅、氮化鎵系材料、或者金剛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三菱電機家用電器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三菱電機家用電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7164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色移減少的透射反射式顯示器
- 下一篇:用于無線網絡中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